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纸短情长!合肥小伙与全国网友互寄上百封明信片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在陶新宇的画室中,摆着一张这样的明信片。从2021年3月到今年8月,合肥小伙陶新宇与全国各地网友互寄明信片累计达到上百封,陶新宇用自制的手绘明信片,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交换故事,以书信传递美好。

陶新宇整理各地网友明信片

陶新宇整理各地网友明信片

寄出自制手绘明信片

描绘城市特色

2021年3月,陶新宇第一次尝试互寄明信片。起初,陶新宇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画作,期间,不少网友向他表达了喜爱,于是他决定送一些福利回馈粉丝。由此,一场互寄明信片之旅开启了。

陶新宇说:“一方面,我对合肥文化方面的国画很感兴趣,另一方面,我本身也比较喜欢明信片这种形式。”

在陶新宇寄出的明信片中,一面是他手绘的国画,一面是他亲笔写上的祝福语。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寄出的明信片中,既有像花鸟、瓜果等传统国画经常选用的题材,也有不少含有合肥的元素,比如合肥的一些地标景点,包括大蜀山、逍遥津公园、瑶海公园、正大广场等。

对于从小学习绘画的陶新宇来说,这些绘画作品就像是每天的日常训练,基本上十分钟就可以画一幅,多的时候一天能够画十张明信片。

收到各地网友的故事

从中感悟百味人生

互寄明信片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精美的手绘、真诚的文字,让越来越多的人和陶新宇开启了互寄明信片之旅,自然他也收到了很多不同主题的信笺。

“他们有人喜欢我的画作,有人喜欢寄书信的感觉,也有人是想要明信片上不同地方的邮政戳,各不相同。而我真正想要的是聆听每一个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当时的经历。”陶新宇说。

正是如此,陶新宇每次收到的回信都不一样。有的人会分享当地的美食,有的人会分享当地的旅游景点,还有一位网友将具有家乡打铁花非遗元素的明信片邮寄给了陶新宇。

陶新宇介绍,在与他互寄明信片的群体中,年龄基本在22到30岁之间,有很多都是绘画的爱好者或初学者。陶新宇说:“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去手绘一张明信片,可能绘画技巧上比较稚嫩,但是每一笔都可以看得出真诚。”

在陶新宇收到的明信片中,既有人倾诉着即将面临考试时的苦恼,也有人表达了对亲人离世的不舍,各种各样的故事诉说着不同的生命个体正在经历的人生百态。

陶新宇打了一个比方,他说:“这就像是看书一样,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本书也都是由现实生活所编写。只有你去生活,去经历过,才能拥有足够的阅历和丰富的思想去书写人生。”

用书信形式记录生活

既是树洞也是笔友

在长期互寄明信片之后,陶新宇就像是很多网友的一个“树洞”,网友会用明信片的形式和他诉说心情。

最开始,陶新宇把互寄明信片作为自己爱好的一部分,后来,他逐渐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笔友情谊。“我们互寄的明信片,既是相互诉说倾听,也是相互搀扶鼓励。”

即便双方了解彼此的故事,但是陶新宇却坚持不加微信,保持书信交流。“我们基本上不互换其他联系方式,保持着彼此的边界。因为我们的交流是靠一张张的明信片,我收到的每一张明信片我也都会认认真真去读。”陶新宇说。

除了明信片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陶新宇也会用文字去记录每天的感悟。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他会用书信的方式,给不同阶段的学生们说一些话,传递成长的感悟。在陶新宇看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文字的交流是一种更质朴、更有温度的沟通方式,也可以让人有所沉淀,有更多的思考。

接下来,陶新宇表示将会把互寄明信片的习惯继续下去。陶新宇说:“我想带动更多人做这件事情,也计划把合肥的一些地标画出来编写成册,让一些学生或者美术爱好者可以通过临摹喜欢上手绘明信片、喜欢上写信,一起用这样的方式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记者手记

一张张小小的卡片,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情感。在向记者展示这些明信片时,陶新宇开心地重复“这些都是我的宝贝。”不少明信片都被陶新宇收藏起来,并且精致地包装起来,整齐地挂在他画室之中。在这些书信里,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心,也可以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美好。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夏伟/文、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0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