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要闻

古老非遗频出圈“火”进日常生活

4.jpg


5.jpg


6.jpg


7.jpg


非遗,是祖先的智慧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保护和传承非遗,就是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在杭州这座充满创意的城市,不少非遗项目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紧密融入了当代生活,绽放出全新的光彩。近年来频频出圈的越剧和在亚运会上大展魅力的篆刻便是其中的代表。


非遗+新载体 古老越剧成为时尚频频出圈

5月20日上午,蝴蝶剧场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排队的人们并不是来看演出的,而是为了抢购中国邮政当天发行的《越剧》特种邮票。

这是一套颇具传统文化特色的邮票,共有3枚,画面分别取材自越剧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九斤姑娘》和《陆游与唐琬》中最具艺术魅力的场景——“草桥结拜”“猜谜”和“沈园重逢”,写意与工笔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相结合,充分展现了越剧在人物形象、舞美设计和服装造型上的韵味。签售现场,戏迷和邮友用热情的抢购表达了对这套邮票的喜爱。

众所周知,越剧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起源于浙江,是流传范围最广的地方剧种。曾几何时,越剧也与大多数传统戏曲一样,一度陷入低潮,市场萎缩,人气下降。然而,近几年,经过众多越剧人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径,越剧恢复了勃勃生机。回头看,不断寻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载体,并与之有机融合,是越剧走向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就以此次《越剧》特种邮票为例,虽然只是小小的3枚邮票,却对推广越剧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中国剧协副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誉院长茅威涛所说,戏曲和邮票都是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都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文化名片。“这是戏曲和邮票之间的共鸣和互动,是文化的传承,是跨文化的艺术对话,将为更多人解读越剧,了解邮票文化提供独特视角。”

去年,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火爆出圈,至今热度不减。这部剧的创作过程其实也是对新载体的探索和融合。与传统越剧相比,《新龙门客栈》最大的不同就是大胆融入“新国风”和“环境式戏剧”,这样的创新,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越剧体验。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几年前,茅威涛和热门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开展过跨界合作,“上官婉儿”这一虚拟人物“跨次元”拜茅威涛为师,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近日播出的《乘风2024》节目中,越剧演员陈丽君技惊四座,戏腔、台风广受好评,人气断层式领先……

从邮票到新国风,从游戏到电视综艺,不断变换的载体,让古老的越剧以时尚的面貌牢牢地锁定在人们的视觉中心,出圈也是理所当然。


非遗+新科技 冷门篆刻融入大众生活

中国篆刻,流传了千年,早在2009年,就被列为人类非遗项目。只是在大众眼中,篆刻的门槛似乎较高,让人难以靠近。然而,一套智能篆刻系统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状,让隔在篆刻艺术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高门槛”变成了“零门槛”。

去年杭州亚运会期间,这套智能篆刻系统在亚运村首次亮相。体验者只需要通过微信小程序输入文字或者上传照片,就能快速设计出个性化的印稿,字体、笔画、布局均可自由发挥;然后,将印稿发送到智能篆刻机上,短短几分钟,一枚专属的古体篆字印章就刻好了。精美的印章,优美的字体,个性的设计,简单的操作,让这套系统备受欢迎。据统计,亚运会期间智能篆刻系统共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3000余次服务,有200多位冠军亲手设计了专属自己的“亚运冠军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枚枚印章传播到亚洲各国。

打造这一智能篆刻系统的是位于西湖区灵隐街道的一家科技公司。该项目的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张克俊介绍,项目组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三方面创新:“零门槛”古文字生成、“所见即所得”的一站式古文字艺术体验和“多维度联动”的应用示范。其中,“零门槛”古文字生成是难点。研发过程中,项目组与浙江大学图书馆、西泠印社等多家机构开展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海量数据、专家知识和行为探索融为一体,创建了拥有全球领先的篆刻数据库,让普通人也能轻松进行古文字创作。

如今,智能篆刻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到应用。在校园的“第二课堂”,它激发孩子们学习篆刻艺术的兴趣;在文创礼品市场,它设计的个性化礼品受到欢迎;此外,在虚拟展厅、主题公园及文化园区等领域,它也有较大发挥空间。

“人工智能时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守正创新发展有了新机遇。”张克俊教授表示,希望新技术能激扬传统文化艺术之美,让高雅的篆刻艺术走入大众生活,让更多人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记者手记

越剧和篆刻的案例至少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首先,非遗要传承和发展,必须紧随时代。越剧不断寻找新载体的过程,篆刻不断降低门槛的过程,正是非遗不断融入当代生活的缩影。非遗源自一代又一代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必然要回归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活”下去。

其次,非遗要传承和发展,要学会借力。通过向新的传播手段和新的智能科技借力,越剧和篆刻分别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借力发展,可以帮助非遗突破传统的局限,大大拓宽非遗传承传播的渠道,增强非遗传承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参与性。

非遗保护和传承,任重道远,期待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