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玺撼
昨天,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做客“2024民生访谈”,就市民关心的空气质量、噪声污染、碳普惠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不靠天帮忙
2023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87.7%,较2013年的66%提升了21.7%;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了一半还多,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也都有大幅下降,蓝天白云渐成常态。
然而,今年截至4月16日,上海已有16天的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00,其中1天重度污染、3天中度污染、12天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或臭氧。去年同期,上海空气污染天数只有9天。
对于今年空气质量的波动,晏波表示,这既体现了上海近年来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所取得的明显进步,也体现了全社会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仍有空间。
今年前期空气质量波动主要集中在1月和2月,部分原因与气象条件有直接关系。首先是冬季上海盛行北风、西北风,比较容易产生污染输送。第二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前两个月的静稳天气比去年多了23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第三是湿度,今年截至目前的空气湿度均值处于历史高位,高湿度有助于硝酸盐、硫酸盐、铵盐等PM2.5主要组分的生成和转化。据分析,今年大气扩散条件是近十年来最不利的。
“不管天帮不帮忙,人都要百分百努力。”晏波表示,大气污染治理遇到瓶颈,不能强调气象条件这种外在因素,要找自己的内在原因——本地排放量仍在增加。今年前两个月,上海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增多,工业活动更活跃,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同比增加7.4%、6.7%,一些社会节庆活动也在短时间内让PM2.5的浓度飙升。
但晏波强调,控制本地排放不能“一刀切”,“要处理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不能把所有减排和管控措施建立在简单的关停上”。
对噪声“刚柔并济”
近年来,噪声已成为困扰许多市民生活的问题之一。晏波介绍,噪声类投诉中,投诉量最大的是社会噪声,如广场舞噪声、小区装修噪声等,接近相关投诉总量的70%;其次是建筑施工噪声,包括夜间施工、道路工程等,占相关投诉总量的25%。
从时段来看,夜间噪声的投诉量高于白天。《2022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46.8分贝,较2021年下降0.9分贝,但仍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低于45分贝,与市民对安宁和谐环境的更高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只依靠刚性执法,并不能完全持续有效地控制噪声问题。“有时候要刚柔并济,借助基层治理的力量。”晏波表示,相关部门准备推出公共场所噪声的柔性管理机制,以规约等方式促进社会自治共治。比如,公园绿地广场舞的管理,将向社会公示具体的义务,明确活动管理方、组织方的责任,具体包括:活动时允许用什么设备、喇叭调到多少分贝、设置抑制噪声和声音监测设施等。
小区更要积极发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的作用,由他们牵头,排摸小区里具体的扰民噪声源:哪户近期装修、哪家有宠物、哪些人喜欢唱歌演奏、哪里集中停放机动车、哪些变压器和水泵老化了……彻底了解后,逐个研究沟通解决。
“规约可以‘先礼后兵’,不履行规约的,先劝阻、引导,不履行三次以上的,再上执法措施。”晏波表示,通过柔性的规约和刚性的法律法规,“刚柔并济”,力争把分贝降下来,把幸福指数提上去。
低碳可换“紧俏货”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已开展碳普惠工作,上海的进展如何?晏波透露,上海正在抓紧开发一系列的碳普惠减排场景和项目,让碳普惠彻底“落地”。目前正在开发的碳普惠减排场景和项目有6个,涉及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纯电动乘用车、居民低碳用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领域。
之所以选择这些领域进行试点,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这些领域均有较为成熟的科学方法来支撑,能够将绿色低碳行为量化为具体的“减碳量”。其二,这些领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让公众便捷地参与碳普惠活动,更容易感受到绿色生活带来的益处。
据透露,上海正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碳普惠方法学,希望在各行各业挖掘更多的碳普惠应用场景。与此同时,上海市碳普惠管理运营平台正加紧开发,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上线运行。通过建立个人碳账户和机构碳账户,将不同减排场景中形成的碳数据,通过区块链的方式,汇聚到一起,实现减碳行为“一键查询”。
目前,碳普惠积分商城正在建设。将来,市民可以在碳普惠积分商城用积分兑换心仪的商品,或者绿色出行抵扣券、网红餐厅折扣券、观影优惠券、大型赛事活动名额等“紧俏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