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基固本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如东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点推进“强基”工程,从机制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突围,着力明晰权责、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做到全局“基础任务统管、任务清单统揽”,有力推动派出所提质增效、数字化转型和特色亮点建设,全力打牢公安工作发展根基。
明晰权责建立机制
为基层基础建设奠基架构
“办户口、访民情、解民忧,调纠纷、破案件、治乱点......”围绕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如东公安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工作导向,积极探索做精主动警务、做实预防警务,升级建设基础管控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全警资源,建立扁平化、权责对等的组织架构,确保任务指令直达一线、数据赋能服务一线,全面提升派出所警务效能。
紧盯警务“神经末梢”,不断优化建立基础管控中心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基础管控岗),逐步完善一个中心统基础,一个综合指挥室搞研判,两支队伍(社区民警、网格员)抓采录,各警种部门指导服务基层的“1+1+2+N”全链条基础工作机制。中心运行以来,累计下发人口管理、行业场所、矛盾纠纷、反诈宣防、单位监管等治安要素核查指令495批次、73133条,处置反馈率100%,有效解决了警种多头发任务、派出所重复劳动的现象。
今年还依托“义警联盟”群防群治建设,重点打造洋口公安“金蛤义警”队伍,由派出所牵头整合警务助理、网格员、保安员、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与属地政府、单位共同创建,深入推进守望相助、应急处置等工作。今年以来,“金蛤义警”先后参加了小洋口旅游度假区烟花秀、自行车赛、啤酒龙虾节、海上迪斯科等大型安保工作,有效发挥了群防群治志愿者人熟、地熟的优势,协助公安机关圆满完成了活动期间安检、巡防、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找准抓手、有的放矢
为基层基础建设探索新路
8月30日,如东县公安局和南通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联合选送的重点行业场所涉未成年人监测模型,在全省公安机关治安条线行业场所管控和涉枪涉爆网上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建模竞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近年来,在加快补齐硬件短板的同时,如东公安结合本地实际,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组建模型超市,以数据赋能为基层减负,以精准指令为实战增效,以质态监督为主防助力,推动建立数字化运行模式赋能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创建人口、纠纷、重点行业场所、“润禾”等模型13个,筛查需关注人员18372人次,多次报警矛盾纠纷263起,赋能基层212批次。
同时,依托模型建设,着力聚焦“不放心的人、有风险的事、存隐患的物”进行治安要素风险防控研判分析,精准指导基层实战,做到显性、个性问题,刚性治标,及时发现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推动隐性共性问题长效治本,努力实现标本兼治。今年以来,分析发现不放心的人447人次、有风险的事296起,及时推送督导基层闭环处置。
提升能力、强化责任
为基层基础建设强筋壮骨
“社区工作需要花心思去做,因为群众心中有杆秤……”7月,如东公安第三期“扶海金盾”论坛暨社区民警风采展示评比活动中响起阵阵掌声,来自全局各派出所的16名社区民警围绕实有人口管理、社情民意采集、安全生产监督、社会秩序维护、服务社区群众等职责任务,声情并茂地讲述基层社区警务工作中的经验战法、精彩瞬间、感人故事和心得体会。
“我们定期开展‘扶海金盾论坛’,开展社区、户籍等岗位民辅警职业技能比武竞赛、理论宣讲、调研座谈会等5场次,多形式展示基层民警风采、评比专业能手,有效提升民警基础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如东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何卫林介绍道。
为帮助社区新警快速上手基层工作,帮助社区老警实现从“依靠经验”到“明晰有章”的转变,基础管控中心梳理形成社区民警日常工作清单及实施规范,让做什么、怎么做一目了然。加强业务部门对派出所的指导培训,落实派出所民辅警分层分级分类轮训制度。同时,注重枫桥所与一般所、高等级所与后进所的结对联系,建立支部共建、跟班学习、帮扶送教、指导培训等机制,推动后进变先进,带动全县派出所工作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