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左)正在跟着老师学习推拿手法。 台传媒记者章 浩摄
台传媒记者章 浩 实习生江紫悦
“西拉,来帮忙给阿姨拔个火罐……”9月5日,椒江区葭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一位高壮黝黑的年轻医生听到呼唤后,熟练地开始准备拔罐器材。
西拉的全名叫西拉泽克生,他是四川甘孜州色达县翁达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今年6月,他作为甘孜州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强基工程中的一员,来到椒江区葭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9月5日这天,是他在这里学习、工作的最后一天,他说他将把学到的实用诊疗技术,带回给家乡患者。
跟着骨干医师“跨界”学中医
“我原本学的是西医,这次是我自己选择来学中医。”西拉说,这主要出于治疗家乡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考虑。
西拉的家乡甘孜州色达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境内海拔在3400至4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翁达镇以农牧民居多,在高寒地区长时间从事户外劳动,老寒腿、颈肩腰腿痛和风湿性疾病等就成了常见病。”他说,在工作中,他了解到中医的很多疗法能有效缓解这些病痛。
今年6月,在台州市、椒江区卫健部门的安排下,椒江区葭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骨干医师陈军浩成了西拉的带教老师。
初见面时,陈军浩就为西拉制定了教学计划。“因为学习时间比较短,要学就学实用的、能短时间掌握的初级诊疗技术。”
从拔罐、艾灸、刮痧入门,接着学习放血、正骨、推拿疗法,一个多月后,陈军浩还把自己最拿手的小针刀也列入了教学日程。
在椒江学习的这段时间刚好是三伏天,也是西拉第一次经历连续多日的高温天。“刚来的时候,这里的气温、饮食都让我不太习惯,中暑了好多次。”他说,不过陈老师的教学,让他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医诊疗技术的学习中。
工作时,陈军浩结合具体临床病例,面对面、手把手地讲解针法、按法、灸法等。下班后,西拉回宿舍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反复观看老师发给他的教学视频,同时还和同事们互相切磋诊疗技术。
大约几周后,西拉开始给陈军浩打下手。
把中医适宜技术带给家乡患者
拿起小针刀,找准筋节点,把刀捻入皮肤,不过几分钟,患者王先生酸胀的颈肩松快了不少……3个月来,不少患者经西拉施以针刀、拔罐、推拿等治疗后,都对疗效给予了肯定。
“虽然是跨专业,但中西医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加上西拉学得很认真,所以学习进度比其他人快很多。”陈军浩说,以小针刀为例,这种技术相比拔罐、艾灸等难度更大一些,但西拉因为有解剖学基础,所以短时间就能精准找到筋节点位置,掌握基础针法的精要。
学习的同时,大量的诊疗工作也是西拉快速进步的重要途径。
中医科是椒江区葭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色科室,由于毗邻各大小区,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平均日接诊量可达100多人次。几年前,科室还开设了夜门诊服务,来就诊的患者越发多了。
“从早上8点多,一直待到晚上8点多,比起家乡,这里的工作压力大多了,但也能学到很多。”西拉说,中医适宜技术博大精深,看着老师针对不同的患者,施以不同的诊疗手段,其中的原理需要自己不断揣摩。
学习转眼结束,陈军浩对西拉的评价是各项基础诊疗操作都已比较熟练,针对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可以独立施治缓解患者病痛。
而在西拉心中,他的中医“充电”之路才刚开始,“中医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回去后我会把这项技术带给家乡患者,同时也将跟着陈老师等专家继续精进技术。”
据了解,甘孜州医生来到椒江“取经”的同时,2021年至今,椒江区卫健局也先后选派多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到甘孜州,开展驻点带教、蹲点行医及组团式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