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上海的青浦,长三角的青浦,世界的青浦》的报道。
摊开一张青浦地图,668平方公里的土地恰似一只翩跹起舞的蝴蝶。今年上半年,青浦地区生产总值达706亿元,同比增长7.1%,位列上海全市第三、郊区第一。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半年实现增速13.4%,连续18个月两位数正增长,营收规模位列上海郊区第一。
从上海西边一个平淡无奇的“小透明”,到产业、生态、民生发展高地,青浦区的“蝶变+逆袭”既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战略的落地加持,也是长久以来顺势而为、紧抓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的成果兑现。
要素回流,“小透明”逆袭成“新高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闭幕,改革再一次作为一个令人振奋的词汇回荡在神州大地。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外迁”和“回流”一直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与很多人想象的上海不同,位于城市最西面的青浦区有大片的农田,曾一度作为中心城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水坛子”,面临高端要素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但如今,一切都在变化——在过去的几年里,青浦的高端产业、常住居民都迎来了密集增长,凸显出区域吸引力稳步增长。
——产业回流:精挑细选相中这块地
飞速发展的中国,平地起高楼的故事并不罕见。在青浦最西面的金泽镇,一片水乡上崛起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意义却非同一般。
总投资超百亿元、占地2400亩,这座将命名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的园区或成为华为在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放眼全球,很少有科技公司有这么大的研发基地或总部,其占地面积约是苹果新总部Apple Park的2倍、Google新总部Googlepex的5倍、阿里巴巴新总部的1.6倍。按照规划,园区可容纳约3万名高端研发人员。
如今,园区内两年多前动土时栽下的绿树已经能够遮阴,新贯通的练秋湖波光粼粼,映照出白云碧野,园区里标志性的小火车也已跑起来。多个建筑组团基本结束软装,正在进行最后的交付收尾工作,崭新的办公室和现代化的办公桌椅已做好准备,迎接聪明的“大脑”们。
精挑细选落户青浦的,不独华为一家。
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70亿元,位于青浦西虹桥商务区的美的全球创新园目前已初具雏形,正在做幕墙和室内精装修,预计明年春节前后基本完成。
美的全球创新园预计明年二季度完成员工入驻,远景规划是导入8000名至10000名高端研发人员,涉及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九大领域的研发板块,并持续发力基础技术、人工智能、用户研究和智慧供应链的创新应用与开发。
为什么选择青浦?美的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当时公司的工作组也是看了20多块地,最后看中了西虹桥距离虹桥交通枢纽近和承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优势。
这个名单还可以很长,网 易创新园、安踏全球零售总部、中核科创园……在青浦,越来越多具有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来到这片土地上,准备“大干一场”。
——人气回流:来了就不想走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青浦区常住人口127.88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69.6万,占比超过54%。将镜头往回拉几年,会发现,今昔对比之下,青浦正逐渐从一个相对偏远的边缘地带成为人们近悦远来的地方。
走进金泽镇岑卜村,水系交错、枝繁叶茂,林中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值暑期,村里到处是穿着清凉、佩戴安全设备的中小学生,不少开口便是地道的北京话、东北话。
吸引外地游客远道而来的是一处有着“魔都小亚马逊”之称的秘境。岑卜村三面环林,一面临湖,乘船驶入狭长的水道,满眼的苍翠尽收眼底,伸手还能碰到野花野草。独特的自然禀赋让桨板这一始于美国夏威夷的水上运动在青浦流行起来,目前村里已有十几家桨板俱乐部和皮划艇度假营地。
秉持着“把生活搬进自然”的理念,去年开业的550皮划艇营地致力于为忙碌的都市人群提供精神“快充”。创始人刘春艳近些年已经很少回到公司位于浦东的事业部,大多数时间待在岑卜村,她说:“这里白天有桨板,傍晚有温柔的粉色晚霞,晚上还有萤火虫,美不胜收。”
也有不少人把岑卜村当成“人生慢充”,来了就不想走。
过去村里抓鱼的竹笼变成灯罩、废旧的茶壶用于培植苔藓、院子里自种的尤加利省去买花的钱……因为一家人都喜欢大自然,民宿山二一宅的老板陆畅举家搬到了青浦,“父母住在隔壁村里,小孩就在新开的兰生复旦学校青浦分校上学,做民宿生意的同时,兼顾一下摄影师本职工作,幸福指数很高”。
如果说岑卜村是青浦乡村振兴的1.0版,练塘镇正在打造的东厍村就是众人期待的2.0版。
绿林环绕、两面临水,原生态的500亩林地仿佛一座天然氧吧,加上始建于明朝的瑞龙桥、建于元朝的庄严寺、上海市文保单位“金山坟”遗址……东厍村的“底子”堪称优渥。
从荷兰的羊角村和法国的莫奈花园汲取灵感,今年端午期间,上海满山乡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与东厍村“小试牛刀”,打造的首届绣球花节就带来了4万人次的流量。满山乡遇创始人白俊熠介绍,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合作,打造“旅居+餐食+体验”的一站式康养目的地。目前,公司已与村内40余栋民宅顺利签约,其中三栋民宿、一栋中餐馆、一栋德国西餐厅都已投入建设,不久就将投入运营。
“优异的自然禀赋是‘压舱石’,近期的系列流量地标则是‘强心针’。”练塘镇党委书记杨佃辉说,东厍村距离即将通车的练塘高铁站约4.5公里,驱车至将开园的上海乐高乐园约半小时,到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大约15分钟,“只要我们品质做好了,不愁人不来”。
——信心回流:战略叠加释放发展红利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与涌入的资金流、人流、技术流相配套的,是一系列重大战略和配套服务,它们的落地实施,让青浦人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了更足的底气。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前些年,如果到青浦,跟当地居民聊天,会发现,他们很自然地将去中心城区称为“去上海”,言谈之中,乡村和城市仿佛有一条天然的分割线。如今,作为郊区的“青浦”与作为城市的“上海”的边界正在渐渐模糊,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在逐渐被拉平。
最先让青浦人民感觉站在“舞台中央”的,是2018年开始的进博会。作为进博会永久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所在地,青浦率先“尝甜头”,2018年以来,青浦交易分团连续6年签下上海交易团“首单”,首单金额累计达21.3亿美元,青浦还打造了9家“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集聚30多家贸易机构、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家客商入驻,2023年实现税收约6亿元。如今,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年展览规模超过700万平方米,年接待观众超760万人次,依托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青浦还打造了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引进包括英富曼等在内的会展企业超300家。
各项重大战略的落地,更让青浦站在“政策风口”上蝶变起舞。
国家层面,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浦作为江苏与浙江毗邻的区域,成为关注焦点;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青浦作为三个片区之一,站在舞台中心;2021年3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位于青浦的西虹桥板块关注度再次提升。
上海市级层面,2021年1月,“五个新城”建设首次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青浦新城的发展再添政策动能。
“随着重大战略任务加速聚焦,青浦迎来了最大的发展机遇,在定位上从过去上海发展的后方保障变为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区域功能上从相对单一变为全面综合,发展氛围上从较为平静变得十分火热。”青浦区委书记徐建说,青浦奋起直追正当其时。
把握变量,打造宜居宜业新典范
如果说,当前城镇化发展阶段恰好为青浦厚积薄发提供了“天时”,原本特殊的区位条件又提供了“地利”,那么,近些年来,更蓝的天、更绿的水、更畅达的路、更坚实的农业基础……就是青浦主动作为、自身谋发展创造出的“人和”。
治水、修路、育田,近年来,青浦立足自身特色,推动生态、交通领域的大变革,同时紧紧守牢“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定位,正成为郊区宜居宜业的新典范。
——治水
水是青浦发展的一个关键砝码。
青浦现有河道1947条、湖泊24个,水面率达22.1%。“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人对于湖荡纵横的景观都是又爱又恨。”金泽镇杨湾村村民陆文忠说,好水好风光,谁都喜欢,但作为二级水源保护地,金泽此前长期处于低度开发状态,限制了区域的发展。同时,不少河湖是跨界水体,长期面临着治理难题。
新发展理念之下,青浦加速区域内生态治理步伐,走出了一条先谋“好风景”、再创“新经济”的路子。
打通22处堵点、39处断点,构建250万平方米环湖生态湿地,打造300万平方米环湖生态缓冲带……近年来,青浦和隔壁的江苏省昆山市加快了淀山湖生态湿地联合修复进程,如今,修复虽未全部结束,淀山湖已经成为周边居民的网红打卡点,露营、骑行、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
西纳太湖水,东达黄浦江,作为沪苏交界的湖泊,淀山湖有9.7个西湖大,加上周围星罗棋布的湖荡,堪称世界级湖区。
这块“世界级的料子”也吸引了诸多新兴企业前来。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美帆游艇俱乐部旗下“零碳行舟”水翼新能源船、光储直柔新型船舫供电系统等各类黑科技产品悉数排列开,旁边,园区正在进行内部河道的疏通开挖,不久后,一个高能级的国际帆船港将在此地诞生。
美帆游艇俱乐部董事长时立宪说,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美帆正在积极打造桨下江南特色赛事,同时与德国途易等公司合作,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绿色是青浦的一大优势特色,绿色发展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潜力,是青浦完成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青浦区水务局副局长陆晓峰介绍,青浦积极“向绿而行”,2023年绿地率44.7%,绿化覆盖率45.0%,河湖水质优良率提升至100%,为高新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策划实施人水相亲环城水系公园,21公里骨干水系勒出水城“金腰带”,为新城40万居民增添生活秀带。
——修路
交通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个社会的内部结构有决定性影响,可能会改变城市经济格局,引起人流、物流等流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周大鸣的“路学”得到很多共鸣。
路也是青浦发展的关键变量。得益于区域内公路、铁路等多条线路的建成通车,青浦近年来的发展可谓如虎添翼。
7月下旬来到沪苏湖铁路练塘站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建设施工方、中铁建工沪苏湖铁路站房五标项目负责人安毅介绍,站场、站房的装修已接近完成,一个崭新的高铁站正在进行静态验收。
练塘站距离知名红色景点陈云纪念馆和远近闻名的练塘古镇均约两公里。作为长三角一条重要高铁通道,这条“沪苏浙第一天路”也将极大提升青浦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的链接密度。
不止沪苏湖铁路。轨道交通方面,地铁17号线延伸至西岑站、地铁2号线延伸至蟠祥站,沪苏嘉城际铁路加速推进;公路方面,元荡路、外青松公路跨吴淞江大桥、新胜路跨吴淞江大桥多条省际“断头路”相继通车,崧泽大道顺利建成……青浦东西南北向的多层次交通格局近几年被接连打开,不仅加强了东向与上海中心城区及浦东、临港等区域的交流,也极大助力打破区域阻隔、推动与周边外省市的“抱团发展”。
——育田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青浦作为上海重要农业阵地的形象也得到加固和刷新。
工作人员手持一个遥控手柄,远处,萌萌的自动喷洒机器人就开始走走停停,边旋转边自动定量喷洒农药……走进位于练塘镇双菱村的青浦区现代农业园,上海联适导航的科技“狠活儿”让人眼前一亮。
精量播种、变量施肥施药、精准喷洒控制、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产量预测……联适导航董助张晓明说,起家于北斗西虹桥园区、秉持着“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的理念,联适导航可以为农民节约5%到10%的成本,产品远销俄罗斯、土耳其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农业让大范围承包成为可能。”青浦区农业农村委主任朱思毅说,农民将田出租出去,每亩租金能达到1200元至1300元,还解放了双手,可以去从事其他工作。
不仅如此,青浦还建设了稻米加工中心,可服务周边2万亩稻谷烘干、6000吨稻谷仓储、5万亩稻谷加工,逐步实现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转变,解决了“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
“很多人以为上海没有农业,其实我们的都市农业很有特色。”朱思毅说,白鹤的草莓、青西的薄稻米、练塘的茭白都是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不仅如此,近年来,青浦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走出了一条农文旅结合的新路子。
秸秆废料培养出的活体豆苗,供应给海底捞等2000多家中高端餐饮品牌,打造出“移动农业”新标杆;200亩涵养林变成林下蘑菇基地,既能卖菌菇,又能开展文旅活动,俨然一个“蘑幻森林”……在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小小的菌菇成就了大产业。
顺势而为,靠前规划谋求更高质量发展
要让青浦这只蝴蝶飞出更曼妙的舞姿,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全方位、多层次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必不可少。
通过规划擘画并实现发展蓝图,是重要治理经验。如今,“十四五”规划走向尾声,“十五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调研、酝酿之中,在这样的时间节点里,青浦应该如何进一步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要在示范区三地、虹桥核心四区、五个新城“三条跑道”上比学赶超——青浦定位很清晰。
——数字干线:产业从“大而散”走向“强而专”
有时候,一张响亮的产业名片对于区域发展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回顾以往的发展,青浦区觉得,过去存在“什么来了都是菜,一股脑儿往篮子装”的误区,这就造成从单个板块看,企业都不错,但是集聚度、产业协同效能仍有提升空间。当前青浦推动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复杂繁重的任务,需要进一步精准定位、打响品牌、强化赋能。
如青浦的快递物流产业已达千亿元级,虽然创造了较高的经济规模,但是如果当时供地能再集中一点,可能协同效应会更强,下一步,快递物流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也需要统筹谋划;往东看,西虹桥商务区已经从14年前的一片农田成长为拥有68亿元税收规模的现代型园区,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走向“更高更强”?
放眼周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发展路线,嘉定有汽车产业,金山有石化产业,还有一些区的园区经济很强,比如徐汇漕河泾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都有响当当的名号。徐建说,青浦要从中取长补短,还要综合考量当下与长远、产业增长前景与抗风险能力等多种因素。
2021年底,“长三角数字干线”的概念在青浦应运而生。如今,沿着G50主干廊道一路自东向西,西虹桥商务区内有北斗产业园、在建的美的创新园,市西软件园内有网 易文创科技园,加上新城中央商务区、长三角绿洲智谷、西岑科创中心、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以块状的园区为节点,在青浦,经济、治理和生活数字化相互赋能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培育,干线上的不少载体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接下来就是继续全面发力,拉长长板、补齐短板。”青浦区经委主任陆蓓蕾举例说,目前北斗西虹桥产业园已成为全国北斗空间信息和位置应用最重要的聚集区之一,整个园区聚集上下游企业超660家,年均申请专利数百项;长三角绿洲智谷累计注册企业超250家,累计实体企业68家,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比超50%,吸引了公牛集团、奇瑞汽车、国泰君安、峰飞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其战略意义已不可限量。”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说,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广、撬动势能大,抢抓数字经济,就是抢占先机。
——锚定一体化:从“单打独斗”到“呼朋引伴”
在浦东新区,有一条东方路。这条路上,有安徽的裕安大厦、山东的齐鲁大厦、江苏的紫金大厦和浙江的嘉兴大厦,它们都是由各地政府出资兴建的商务楼宇。此后,在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中,“省部楼宇”也成为重要参与力量。
独行快,众行远。近年来,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青浦的发展也因诸多伙伴的参与更添一份火热。
今年以来,位于诸光路上的虹桥世界中心,浙江省嘉善县在上海打造的“产业飞地”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一直保持着很旺的人气。“这既是嘉善高层次企业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也是在沪高科技人才的‘育成中心’,更是两地合作共谋发展的‘交流中心’。”嘉善县有关负责人说。
再往西,青浦绿地中心这栋大楼里,南浔(青浦)人才科创中心同样热闹。目前,该中心共有50余家企业入驻,产业定位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泛半导体、高端装备等为主。
南浔人才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徐志华介绍:“一些从外地招引来的企业,我们可以做一些功能定位的区分,将研发放在上海,生产基地带到南浔,实现多方的共赢。”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科创飞地’是实现异地借智、就地引才的有益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说,这些建在上海的“产业飞地”既为青浦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气,也为区域间合作共创提供了无限机会。
“迎客人”的同时,青浦也积极外出“招揽”朋友。
炎炎盛夏难挡招商引资的热情。今年7月,青浦区“驻粤企业家会客厅”在广州市会展中心附近的保利中悦大厦正式启用。
青浦区驻粵办负责人李立庆介绍,作为青浦工业园区代表青浦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招商引资窗口,该会客厅将为优秀企业在长三角和大湾区之间搭建桥梁和平台,宣传和推介上海青浦的投资政策、营商环境,发挥青浦工业园区招商、选商、安商、亲商的前沿服务,为大湾区企业家来青浦发展提供助推器、孵化器、倍增器的服务功能。
——向世界:从“偏安一隅”到“出海闯荡”
梁启超曾把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与“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对于青浦来说,新的时代背景下,除了“上海的青浦”和“长三角的青浦”,“世界的青浦”无疑也是一大重要坐标定位。
很多企业都会将落地青浦作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今年5月,波司登成功拿下西虹桥蟠龙路东侧一块土地,计划打造成国际品牌的销售研发中心;此前,安踏集团也将全球零售总部落地西虹桥,并将打造安踏体育公园等系列设施。
“十几分钟就能到达虹桥交通枢纽,上午去东京、首尔开个会,下午赶回来不是梦。”安踏集团驻上海代表郑伟说,集团收购的亚玛芬体育旗下始祖鸟、萨洛蒙,以及迪桑特、可隆等海外品牌正成为第三增长曲线,有望助力到2025年实现集团“双千亿”的目标。在这一进程中,上海国际化的人才、供应链和平台是重要基础,这些都能从青浦找到。
2017年来到青浦的爱仕达也是从这里开启了国际化品牌发展之路。2019年,爱仕达同国际头部厨具品牌德国宝迪和意大利阿路弗仑达成战略合作关系;2022年,爱仕达启动跨境电商,将旗下所有产品推向全球,实现民族品牌出海。
“作为‘上海之源’,青浦开拓进取、海纳百川的精神一以贯之。”徐建说,6000多年前,就是在青浦,上海最早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孕育出开放包容的崧泽文化;唐宋时期,位于白鹤镇的青龙古镇成为“上海第一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作为全球最大会展中心之一迎“八方客”,年展览规模突破700万平方米……面临各种机遇、各项挑战,青浦已做好再次“蝶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