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对对对,你就到向欣路100号来找我好了,跟着导航走就成!”电话里,在“奶奶工坊”上班的戴奶奶正乐呵呵地给隔壁村的老姐妹指路。此前,她所在的新宇村“奶奶工坊”在地图软件上一直是“查无此地”的状态,如果有人第一次来,得一路问村民摸索着走。“不只是我们工坊,现在村里每条路、路边每户人家都‘有名有姓’了!”对于村里的新变化,戴奶奶很是高兴。
近日,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完成了全村8条道路的命名、26个路牌的设置,以及沿途22户门牌的安装。目前,新宇村已有地名地址数据577条,上图率100%,基本实现了农村出行导航到户。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路名都是村民与专家学者因地制宜的成果。“像向欣路,就是因为这条路上有许多助力周围群众增收的新业态,带着大家欣欣向荣、向前发展而得名。”新宇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比如,“奶奶工坊”就是远近闻名的“明星工坊”。工坊精准对接农村老年劳动力,推出了从采莲到包装的一系列就业岗位,探索出一条助力周边群众增收的新路子。此外,坐落在向欣路上的家庭农场“李伯伯农场”、时尚餐厅“麦田咖啡”等网红打卡点如今也都有了准确的“坐标”。
新宇村此次的路名“上新”亦是临平区赓续地名文化传承、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临平区积极组建地名文化保护与建设队伍,通过地名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为乡村“著名”,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临平已累计梳理57个村落地名的特征及其文化语义特征,申报命名乡村道路50余条。
临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著名”既是“起名、命名”的含义,更重要的是为了达到“扬名、闻名”的目的。“地名是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信息。我们结合本地产业、文化、资源特色为乡村道路命名,既丰富了地名的文化底蕴,也希望以此让乡村因地名而闻名,从而提高乡村产业知名度,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位负责人表示。
信息时代,乡村地名信息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素,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一部分。临平区先是通过建立地名巡检互查机制,从严从实进行地名管理规范化工作,再对全区现有40万条地名数据开展滚动排查、分类梳理,对不规范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建立起合法合规的乡村地名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