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腹地,作为南通市唯一千吨级内河码头、连申线重要水上驿站的海安凤山港,再次传来好消息。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海安凤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5539标箱,吞吐量同比增加90%,这也是该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4万标箱。
1月2日,9点10分左右,从东北营口港出发的载有60个集装箱共计1600吨玉米的货船缓缓抵达海安凤山港,这是海安中鼎粮油今年从东北发回来的第一批货。作为海安有一定规模的粮食贸易商,该公司已经是海安凤山港的“老伙伴”了,全年集装箱使用量近3000标箱。
“我们公司主营玉米和小麦,玉米从东北发回,小麦从海安发出,主要运输方式就是水路运输。”中鼎粮油副总经理傅承志告诉记者,之前货物从东北营口港,经由南通港运到公司,而现在可以从东北营口港直接运到凤山港,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海安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更高标准建强平台,全力争创商贸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海安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与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海安凤山港积极搭建“水陆联运功能”重要平台载体,整合海安内河水运资源,提升干线航道通航效能,在专业化、功能化、平台化的“宽广水域”中越行越深。
依托枢纽优势,凤山港大力开发集装箱联运业务,为企业提供物流运输、仓储、装配中转、集装箱港内装箱等一站式的服务方案,在解决客户燃眉之急的同时,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今年,我们有序、合理地加密原有航线驳船密度,驳船密度由原来的15条增加至20条,同时船型也换成了64T,容量进一步提升。”江苏海安凤山港务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助理章川告诉记者,集装箱的优势在于企业可以通过预付定金的方式拿货,后期按照集装箱到货量付款,相较于传统一次性拿货付款,能大大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2023年7月28日20时左右,载着34个标箱的“兴一航运005”货船抵达凤山港,标志着海安又开辟了一条水上进口新通道。随着港口龙门吊的轰鸣声,一只只集装箱从货船上被吊起,堆放至海安ICT场站。接下来,它们将被送达货物订购方——江苏金洲粮油集团。
这批进口的718吨原油是该集团首次采用水路运抵方式直达海安,也就是集装箱到达上海洋山港之后,通过ICT驳船运输至海安凤山港。这也成了海安凤山港ICT项目启动以来,首次实现货物进口。江苏金洲粮油集团总裁苏文峰表示:“如果大部分集装箱可通过ICT项目直达海安,那测算每年节省物流运输费用可达100万元。”
负责凤山港运营的江苏南通中外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晓明告诉记者,就目前与本地企业的接洽情况来看,客户对于进口需求较大,“去年7月份ICT项目开始常态化运行,目前主要是外贸的‘路改水’,能帮助企业减少三分之一的运输成本。”
过去,人们曾用“一条大运河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力”来赞美内河水运。如今,在铁公水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物流体系中,水运还将发挥更大优势,凤山港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