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石港镇史院村:渔湾水乡“村咖”飘香

  原标题:渔湾水乡“村咖”飘香

  —— 走进石港镇睹史院村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效

 

  编者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求,南通市通州区以基层党建“深根工程”为抓手,实施“党建强村、双百倍增”计划,将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区镇村”三级书记项目,积极探索多元化强村富民路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采访组走进通州区开展驻村调研,深入田间地头看发展,希望的田野上话振兴,全景式观察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通州实践”。“党建强村·通州实践”全媒体专栏今起在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等报网端同步推出,敬请期待!

 

  一个“坐在稻麦田”上的纯农业村,仅用三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0多万元攀升至185万元,是怎么做到的?日前,记者从南通市中心出发,驱车约30多公里,前往通州区石港镇睹史院村,探秘“网红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致富密码”。

  从富港路拐入文山路,向北约两公里,经文山大桥,车子刚驶过近百米宽的九圩港河,就仿佛闯入另一个世界——眼前铺满夏日的色彩,风里尽是泥土的芬芳。船来车往的喧嚣与嘈杂渐行渐远,扑面而来是金黄的麦田、蜿蜒的水道、葱郁的行道树、悠闲的柏油路……明媚静谧的田园风光提醒记者,睹史院村到了。

  在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村党总支书记镇永忠,一个肤色黝黑、戴着近视眼镜的农村汉子。“来得正巧,刚好我要出去。”镇永忠带着记者,向村子深处走去。

  一路上,镇永忠当起了导游。“风起千湾浪,潮生万顷沙。春红堆蟹子,晚白结盐花。故国何时讯,扁舟到处家。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文天祥的《卖鱼湾》成了他的开场白:千百年前,睹史院村还是一片海洼子,随着沧海桑田,成了水乡泽地,范仲淹曾在此围海造田,文天祥曾在此观潮听涛……

  从空中俯瞰,一条渔湾水道蜿蜿蜒蜒,从西北角至东南方,穿村而过。村内河网沟塘纵横交错、星罗棋布。

  睹史院村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困。全村5600亩耕地,一度被密布的河网分割成8000多块大小不一的散田。“拆迁成本高,平整难度大。”镇永忠叹气道,至今村里还有1600亩田没能流转,完全走农业规模化种植“一条道”行不通。

  沿着渔湾水道,拐了几道弯,突然“柳暗花明”——一栋南北都是落地窗、二楼有露台、屋前是4000多平方米大草坪的时尚建筑出现在眼前。记者刚跨进门,一阵浓郁的咖啡香扑面袭来。

  “这边坐,咖啡已经准备好了。”柜台里,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停下手头工作,迎上来招呼。“这是刘李彬,是这间‘老男孩COFFEE’店的主理人。”镇永忠介绍。

  环顾四周,大厅中心停放着一大一小两台造型炫酷的摩托,从装修设计到家居布置,简约时尚、酷劲十足,氛围感拉满,店主的喜好显露无遗。进门的一刻,仿佛瞬间从田园乡村切换至现代都市。咖啡、机车、音乐、阳光、草坪,搭配世外桃源般的田园景色,毫无违和感。

  “老男孩”并不老,1994年出生,与粗狂硬朗的外形不同,刘李彬的性格略显腼腆,但当记者聊到咖啡与摩托的话题,他的话匣立刻打开。“咖啡绵柔,机车硬朗,我想把这两个元素合到一起。”2022年,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5年后,刘李彬作出决定:回乡创业。

  镇永忠果断向小刘伸出“橄榄枝”:放心回来创业,村里全力支持。“房子村里建,场地村里出,租金全部免,只有一个要求,村集体入股分红。”镇永忠心里有盘算,建设新农村,依靠新农人,睹史院村的未来,需要年轻人“加盟”。

  靠什么吸引年轻人?2016年,镇永忠刚接手睹史院村时,带领村“两委”班子开始思考。“年轻人往往喜欢‘高颜值’,首先得把村容村貌整一整。”但当时,村集体账户上仅90万元存款。

  “钱不够,就想办法去找!”镇永忠带头,发动村党员干部“跑项目”,不管省里、市里、区里,哪里有项目,就往哪里跑。2017年至2023年,睹史院村先后争取到土地整治、污水治理、公路建设、乡村振兴等1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获得各类项目资金投入超亿元。

  修路建桥、河道治理、村路亮化、厕所改造,睹史院村焕发新貌。村史馆翻修一新,健身广场、党群生活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智慧中心等硬件设施配起来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中心、圣耕园观光农业项目、“漫渔湾”农文旅项目建起来了,一个可观可感、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农业村跃然眼前。

  新农村引来新农人。返乡创业农二代大学生王佳杰开办“农业科普研学基地”,去年以来累计吸引6500多人次走进睹史院村赶农时、务农活;网络主播杨露露回乡办起“陈窑里”农创客直播间,仅半年多,就为当地村民带货350余万元……像刘李彬一样,一批80后、90后青年回到家乡,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去年,睹史院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万元。村集体增收靠什么?不少到睹史院村考察的村书记问出同样问题。“必须靠党建!强组织、聚人才、兴产业!”镇永忠坚信党建引领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出路,这把“密钥”就藏在睹史院村党群生活馆里:靠党建抓发展,让产业强起来;靠党建优生态,让环境美起来;靠党建促治理,让乡风淳起来;靠党建惠民生,让村民富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强富美高”新图景。

  节假日,刘李彬一天可以卖出400多杯咖啡,随着知名度提升,周边城市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最近,刘李彬正在排菜单,准备推出特色简餐。公司团建、草坪婚礼、生日宴会、露营烧烤,“老男孩”的经营项目愈发丰富,他的创业梦想加速照进现实。

  让睹史院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是镇永忠的梦想。“文旅是‘眼球经济’,我们得趁热打铁。”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村集体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最近镇永忠忙着为游客“排菜单”:“烟火人家”下馆子田园野餐、非遗服饰汉服体验馆、“乡下小院”网红民宿、“海棠下”星空营房……今年,村里要上新一批文旅项目,吸引更多人走进睹史院村,回归田园生活,爱上渔湾水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5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