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八公山区招商服务中心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区积极拓展招商渠道,加快招商成果落地,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1至3月已完成5个新签约项目,包括投资3.1亿元的安徽云昊绿色水产食品精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3.1亿元的李传芳黑豆食品项目、投资0.3亿元的年产100万条塑编集装袋生产线项目和投资0.35亿元的全智能数字化面点项目,新签约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9.4%。
该区深挖八公山区特色食品产业潜力,围绕“淮南牛肉汤”和“八公山豆腐”特色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企业调研产能扩张、产业链延伸等需求,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招商机构合作,主动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商协会组织策划生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项目。积极推进以商引商,通过开展企业家座谈会等多样活动,加强与企业家沟通联络。发挥驻点招商组“前沿阵地”作用持续强化驻点招商工作,聚焦福建、河南、山东等食品大省为主阵地,辐射周边产业转移重点区域,深挖招商线索。深化载体招商,持续开展“载体焕新”行动,提升全区工业集聚区、涉矿企业厂房等载体利用效率,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资源承载主导产业配套项目,精准招引一批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针对全区在谈项目,特别是有合作意向或已签订框架协议的项目,重点围绕企业诉求寻找解决办法,及时跟进洽谈,加强跟踪调度,争取尽快签约落地。按照“一企一方案”制定项目推进具体措施,相关职能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帮助投资主体完善规划、土地、环评、招投标等各项手续,及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瓶颈制约。近期该区重点洽谈了人人福豆制品生产线、绿色食品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清真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工业气体及设备生产线等项目。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区简化审批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事项,精简环节、压缩时限,推行“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办事更便捷。同时,强化要素保障,建立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协调机制,统筹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问题,为每个落地项目提供“保姆式”和“全过程”的精准服务。
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