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句电公司:“四大工程”激活产业工人新动能

长江之滨的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句电公司),4台百万千瓦机组正源源不断输送电力。作为江苏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企业,公司实施“铸魂、聚智、励能、幸福”四大工程,打造既有家国情怀又具创新活力的产业工人队伍,也为创建“世界一流水平港电一体化示范单位”注入澎湃动力。

铸魂,党建引领铸红色引擎

在句电公司运行部集控室,值长董海玲正专注监控机组参数。这位2015年入职的东南大学硕士,从弱电专业跨界到强电领域,用6年时间成长为技术骨干。“刚入职时,我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新婚第三天就赶赴外地培训。”谈及这段奋斗历程,董海玲语气中透露出执着,“拼搏不仅是具体的行动,更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精神追求,这是我们公司铸魂工程的生动写照。”

句电公司党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党员“五亮工程”激发内生动力。全体党员亮出管理类提升项目87项、生产类攻关项目112项。董海玲所在的运行党支部更是将“党建+技术攻关”落到实处。她带领团队完成的课题先后获江苏省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三等奖、二等奖,两项发明专利被受理。“党组织的引领让我深刻体会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国家能源安全紧密相连。”董海玲说。

聚智,创新平台激技术潜能

“我们不仅要解决‘卡脖子’问题,更要让创新成果真正落地。”在设备部热控专业实验室,党支部书记解建萍正带领团队调试自主研发的DCS系统。2021年,她牵头完成集团内首台百万机组国产化控制系统改造,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句电公司以劳模团队(职工)、“晓斌大匠”、“金山”节能环保青年创新、“康师傅”培修创工作室、卓越创新管理工作室为孵化平台,形成职工创新工作室集群,建立“岗位专家、技能讲师团、专业人才”三支攻关队伍。这套创新体系活力迸发,自2018年起,职工创新工作室集群累计开展技术攻关项目80余项、QC课题攻关100余项。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共斩获集团创新创效成果等50余项,其中十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创新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设备部“康师傅”培修创工作室堪称其中的佼佼者。一年间,工作室成功完成重大缺陷在线消缺19次,保障了设备稳定运行。在全力攻坚生产难题的过程中,工作室不忘培育人才,持续锻炼部门青年员工。1号机组DCS系统改造项目凭借创新性与实用性,入选中国华电集团科技进步奖,成为行业标杆。

励能,多元培养助人才成长

提及“江苏华电首位百万机组女主值”“江苏华电首位百万机组女单元长”“江苏华电首位百万机组女值长”等荣誉,董海玲总是报以谦逊的微笑。她将个人成长归功于身边始终保持高水准的专业团队以及企业的“六五三”素质提升工程。在这个充满凝聚力的集体中,她从一名青涩学员逐步成长为技术领军人物。

近年来,句电公司深入推进职工全员素质“登高”工程,构建起“六位一体”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产业工人绩效考核、技能资格挂钩、取证专项奖励、交流任职、轮岗锻炼、培养评价等六大机制,配套实施党组织重视、人才分级规划、发展渠道畅通、成长路径多元、强化培训保障等五项举措,叠加绩效激励、岗位激励、价值激励三重驱动,形成了 “机制保障+举措支撑+激励引导”的立体化培养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下,走出了从普通巡检员成长为江苏华电首位百万机组女值长董海玲。

此外,通过“10+N”培训体系,公司年均开展技能竞赛50余项,1500余人次参与,让产业工人真正实现“有为更有位”。

幸福,共建共享聚发展合力

“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公司连我们的棉耳罩都考虑到了。”在生产现场,一线工人老张对记者竖起大拇指。句电公司始终秉持关爱一线职工的理念,大力推行向一线倾斜的薪酬政策,专门设立了燃料管理奖、节能管理奖、缺陷管理奖等多项专项奖励,让一线职工劳有所得、干有奔头,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句电公司高度重视工会组织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方面的关键作用,以组织领导到位、制度规范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三个到位”为抓手,让民主管理工作得以常态化开展。无论是公司各部门人员转岗招聘,还是党员发展、月度绩效考核等重要事项,均在厂务公开网页等平台全面公示,主动接受全体职工群众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同时,积极组织中医理疗、职工疗休养等丰富活动,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关怀,全方位打造充满人文关怀、温馨和谐的“幸福企业”。

如今的句电公司,产业工人正以昂扬姿态投身能源保供与绿色转型。从技术攻关到创新突破,从技能竞赛到职工疗休养,“四大工程”正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让这家老牌能源企业在产改浪潮中焕发新的时代风采。(记者 王圆梦 通讯员 陈雷 李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3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