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汽车产量全国第2 安徽"首位产业"何以气势磅礴

  原标题:“首位产业”气势磅礴

  汽车,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

  生产、维修、销售、养护、车载设备乃至能源、旅游……它衍生出一条条长长的产业链,更是推动经济增长、拉动消费的关键产业。

  从早期的依托国外品牌合资建厂,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如今,在中国,汽车业已然成为硝烟弥漫的“红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双双突破3000万辆大关,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

  在中国汽车产业亮眼的成绩单中,“安徽板块”的表现尤为突出,主要指标增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在2023年将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推动产业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2023年,全省汽车产量249.1万辆,由2022年全国第7位跃居第2位,增长48.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由2022年全国第7位上升至第4位,增长60.5%。汽车出口114.7万辆、增长80.1%,占全国比重23.4%。

  “首位产业”,是如何加速疾驰的?

  首位产业爆发式增长

  首位产业,顾名思义,就是“第一产业”或者是“优先级别最高的产业”。

  确立汽车产业为首位产业,主要得益于安徽的汽车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前景。目前,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团、江汽集团、蔚来、合肥长安、比亚迪合肥、大众安徽、汉马科技等7家整车企业,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有着配套完善的全产业链,产能、配套、技术等都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

  2023年,是安徽汽车首位产业爆发增长的一年。安徽召开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组建实体化运作的省汽车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地方性法规。

  发展质效全面提升,汽车全产业链全年营业收入迈上万亿元新台阶,4108户企业营收总量达1.15万亿元、增长28.5%。汽车业增加值增长33.9%,增幅创2010年以来新高,为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26.4%、居41个行业大类之首。

  产业的全面爆发,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

  奇瑞集团2023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实现一年增长1000亿元的“大跨越”;

  江淮汽车去年全年销量为59.25万辆,同比增长18.40%。传统强项商用车全年销量23.54万辆,同比增长18.70%;

  “造车新势力”蔚来在2023年完成了全系产品的代际切换,全年先后交付第二代技术平台5款全新车型EC7、全新ES6、ET5T、全新ES8和全新EC6,成为全球首个完成技术平台垂直切换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比亚迪合肥工厂一、二、三期项目建成投产,年产值有望实现近2000亿元,成为这家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的最大生产基地。

  “七大生态”引领,“双核”联动发展,多点强劲支撑。当前,安徽正围绕建设创新生态、“智造”生态、服务生态、人才生态、文化生态、资本生态、开放生态,以共建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产品攻关项目,构建“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一体推进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汽车类学科专业建设,引育汽车文化产业,组建运营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共建共享海外服务、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协同打造长三角汽车产业链生态,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创新的致胜之道

  创新,永远是产业发展致胜的不二法宝。

  如今,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日趋“内卷”,安徽正埋头于技术创新,力求在新赛道上取得领跑新优势。

  2023年,安徽汽车产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电池技术一直是最大瓶颈,研发出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安全性更高、成本价值更优的电池,一直是各大车企及电池厂商竞争最焦灼的地方。

  今年1月,江淮汽车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江淮钇为正式向用户交付全球首款钠电池量产车型,标志着钠离子动力电池迎来大规模应用的里程碑。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品类是锂电池。钠电池与锂电池原理、结构类似,可兼容锂电生产设备和工艺,同时还具有成本低、低温环境下性能好、快充性能更强等六大独特优势。未来,钠电池有望与磷酸铁锂电池形成互补格局,提供一种成本与性能兼顾的动力解决方案。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2023年12月20日,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正式签约落地合肥高新区。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包括1个创新体系建设类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和若干个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类实验室,是致力于推动产业创新要素协同进化,促进产业创新主体互利共生,构建场景驱动的关键共性技术孵化熟化体系,实现汽车产业生态化和汽车生态产业化的商业平台。

  在技术攻关方面,2023年,安徽启动第二批车芯协同“攻尖”项目征集工作,组建了安徽省汽车芯片联盟和安徽省汽车芯片制造中心。

  一批新技术、新软件、新系统装车应用。奇瑞自主研发的世界级混动技术鲲鹏超能混动C-DM量产装车,奇瑞星途星纪元ES首搭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蔚来ET9搭载首款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和自研国内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宿州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共建智算中心。

  围绕创新生态,安徽积极组建战略咨询委员会,构建“1+N”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体系,创新体系建设类实验室挂牌运行;启动第二批车芯协同“攻尖”项目,组建省汽车芯片联盟和制造中心。今年,安徽将围绕车规级芯片、下一代动力电池、先进动力总成等领域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

  走好推广应用“后半程”

  如果说生产和研发端是走完了汽车产业发展突破的“前半程”,那么更关键的“后半程”就是推广与应用,它直接决定着用户能否接受与购买,决定着市场的销路。

  当前,在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一些痛点堵点,比如充电桩配备不足、续航里程焦虑、用户认可度亟待提升等。

  破除痛点堵点,安徽采取了有力措施。省汽车办联合12家省直单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工作的通知》,分别在公务用车、公交、出租等11个公共领域提出新能源化目标举措。组织奇瑞、江淮等汽车企业采取“定制车型、定制模式、定制服务”方式,加快邮政快递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去年1月到10月,累计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展会活动70余场,带动汽车消费超110亿元,其中,首届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吸引95个品牌、1000余辆汽车参展,销售额超31.7亿元。

  充换电服务是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重要内容。在补能焦虑仍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有没有良好的充换电体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2023年,安徽充换电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发力。省发改委印发《安徽省高质量充换电服务体系建设方案(2023—2027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暂行)》,一体推进市、县、乡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增充电桩19.5万个。

  统一的监管服务平台,对于充换电设施的统筹利用非常重要。2023年,安徽建成省充换电基础设施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全省公用充电桩接入率已达64.2%。安徽省能源集团旗下省充换电公司在全省首个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长丰先行先试,一体推进县乡村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于去年12月底全面完成“县有港、镇有站、村有桩”网络布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充换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推进“充换电一张网”建设,必须调动多方力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充换电设施运营效益。由安徽省能源集团、蔚来、国轩高科和奇瑞旗下瑞丞基金管理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母基金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安能源有限公司,于2023年底注册。该公司致力于推动安徽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统一换电标准及电池银行业务,并将逐步深化至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虚拟电厂、碳管理等相关领域。

  启动、点火、选准方向、踩下油门……当前,在汽车产业的广阔赛道,安徽汽车产业加速向前,正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汽车强省的目标一路疾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6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