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要闻

宁波社工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

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事关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昨日,从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锚定“一流智慧善治之都”战略目标,我市坚持“选、育、管、用、爱”全链条发力,锻造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目前,我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呈现“三升三降”可喜态势。

2022年11月入职慈溪市宗汉街道桃园江社区的陆莹莹,经过一年半历练,成长为居民认可的“小管家”,获评宁波市2023年度“网格之星”。有梦想、有机制,一批“95后”“00后”社工奔赴而来。

“人员配比提升、平均年龄下降,服务能力提升、额外负担下降,岗位吸引提升、离职转岗下降。”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最近两年,我市招聘专职社工3183人,全市现有专职社工较2021年底净增2550名,每个社区增配2.6人,每万社区常住人口拥有社区专职工作者增加5.48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8.6%,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3.6%,平均年龄35岁,下降2.1岁。

“现在按照‘清单’做事,案头工作减少了,能更好地扎下根、安下心,下沉到网格去走访群众,精准对接需求,做好居民服务。”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白龙社区社工宋佳口中的“清单”,是我市在2022年公布的《宁波市城市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指导目录》。

为了根治社区减负“栅栏”关不严“顽疾”,我市以“五定”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全面梳理社区现有法定事项、协调配合事项及上级交办事项,研究制订“一办法四清单”,对专职社工的基本职责、日常管理等作出规范,确保基层工作权责分明、边界清晰。特别是实行下沉社区事务准入联审机制,明确规定上级部门不得把自己职责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清单”之外的工作事项必须经县级社区事务准入联席会议审定后方可交由社区承办,并且严格实行权随责走、人随事转、费随事转、事费配套,从制度上保障社区工作者有时间、有资源办好群众事、当好贴心人。

负担上做“减法”,能力上做“加法”。我市针对专职社工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分级培训、梯度培养机制,组织实施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专技培训,通过师徒结对、导师帮带、项目比武等形式为新老专职社工赋能,去年培训2.5万人次,新社工认“百家门”活动达标率100%。专职社工持证率达73.2%,位居全省第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8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