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碧波荡漾,白鹭翩翩起舞。在第53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长江镇江段江面船舶来往穿梭,繁忙却有序,成群结队的野鸟在岸边湿地觅食嬉戏,不时有江鱼跃于水面……放眼望去,绿意盎然,满眼风光。
长江镇江段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水域,是全国船流密度最大、航运最繁忙的水域之一,也是通航环境最复杂、危险品水路运输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航道里程长、航运密度高,船舶污染防治压力大,需要整合多方资源,集中力量攻坚。
为适应长江镇江段船舶污染防治新形势的需要,镇江海事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5家单位联合组建的“美丽镇江·生态长江守护联盟”应运而生。联盟成立一年来,不断防范化解镇江长江水域生态环保风险隐患,完善和落实船舶污染防治联合监管机制,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镇江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现在方便多了,‘洗舱水’有专人免费接收,省心又省钱。”随着“鸿儒×××”轮缓缓停靠在高资龙门码头,码头人员熟练地利用管道将该船舱底的3.2立方米干散货“洗舱水”全部接收进处理设施,有效避免货物残余对长江造成污染。
处理这些“洗舱水”曾是个“老大难”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生活污水,普通设施难以接收干散货船舶“洗舱水”。由于缺乏便捷的排放渠道,有些船主铤而走险,在夜间偷偷排污入江,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全面推广内河干散货船舶‘洗舱水’免费接收,这是联盟今年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镇江海事局副局长彭军说,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更好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联盟成员积极走访调研,科学谋划接收点布设,协调推动码头建设接收“洗舱水”设施、增设污水收集车,免费为内河干散货船舶“洗舱水”提供接收服务。
目前,长江镇江段高资、龙门、大港等全部六大港区码头均已具备内河干散货船舶“洗舱水”接收能力,过境与到港船舶均可直接通过码头预约或联系属地海事的方式,免费进行“洗舱水”接收作业。自2023年12月试点接收以来,镇江辖区已提供干散货船舶“洗舱水”接收服务69艘次,共接收“洗舱水”289立方米。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些传统的手段和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长江船舶污染防治工作需要,必须敢闯敢试,创新防治模式和手段。”镇江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周燕翔说,联盟各单位正在深化“船-港-城”一体化闭环治理,推动港口码头污染物接收设施持续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扫一扫,就能完成生活垃圾和污水投放,还能预约上门接收。”在六圩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船主高师傅通过“船E行”APP上报了船舶污染物的重量等信息,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暂存,等待转运上岸统一处置。如果船舶不方便停靠,船主只需要在APP上进行预约,垃圾接收船便会上门“取货”,随后在指定地点“卸货”,实现船舶污染物送交、转运、处置100%闭环管理。
目前,长江镇江段码头建成生活污水存储罐41个、接收管线8条,拥有生活污水接收船5艘,垃圾、生活污水专用接收车18辆,具备内河干散货船舶“洗舱水”接收能力码头12家,成功实现沿江生活污水处置港口企业全覆盖、干散货船舶“洗舱水”接收港区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盟成员的共同推动下,镇江在省内率先启动水上流动供油船舶专项整治,成功打造现代化监管示范区。实现辖区流动供油船“AI智能视频监控、高质量选船”两个100%覆盖。探索制定了《镇江长江水域流动供油船分类分级监管服务标准及信用记分标准》,对25艘流动供油船信用记分管理,推动辖区7家危化品码头全部应用“船岸检查”APP。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生态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彭军表示,联盟将继续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共赢为目标,继续加强政策宣贯,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创新科技运用,深化“港航一体化协调服务平台”“AI智能视频监控”“智能卡口系统”等信息化平台的监管和运用。同时,强化联盟单位联合协作,常态化和制度化开展联合执法,共同奏响新时代生态文明的长江之歌。(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