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一身的好技术,“00后”小伙葛秦吾不但已经是生产班组组长,名字还反复出现在公司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名单上;跟随着港口智慧化浪潮,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身高1.6米的姑娘李丽能够同时控制3台远控龙门吊车从容作业;刚刚结束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上,翁研、周烽和康邦成3名“00后”宁波小将联袂杀出重围,将代表中国登上世界最高技能舞台……来自市人力社保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市新增各类技能人才14078人,其中“00后”5397人,占比近四成,越来越多的青年技工不断投身技术含量高、涉及领域新的高端制造领域。
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为制造业大市,我市高技能人才需求巨大。近年来,宁波着力提升人的能力、开发人的潜力、释放人的活力、实现人的价值、激励人的精神,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技能人才队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指出,劳动者素质必须与产业升级需求相适应,要贯通人才与人力资源引育链条,完善“人人皆可成才”的制度机制,突出新质导向、注重实战实效,让更多技能人才勤学钻研提升本领、走好技能强国之路。
为此,早在2016年7月,宁波就出台全国首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条例》。以此为纲,围绕着技能人才的培训、评价、竞赛、待遇等多个方面,我市先后出台各类配套政策30余项,从政策层面精准谋划技能人才培育工作。
围绕以“大优强、绿新高”为导向的“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我市各地不断打造推进完善的联合培养体系: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近3年来,1.2万名青年技工在产业一线边学边干,锤炼技能;着眼于企业需求,全市19家技工院校不断加大产业对接力度,各种类型的深度校企合作,覆盖我市大部分规上制造业企业,使技工教育和产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已培养提升3.5万余人;通过精心遴选,超百家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和近千家制造业企业,挂牌“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培训工坊,更是让“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覆盖城乡,为企业“量身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
着力培养提升的同时,我市企业给出的完善薪酬体系和政府提供的配套激励,也成为诸多青年技工提升技能、岗位成才的巨大驱动力。越来越多的甬企把薪酬体系跟技工技能直接挂钩:位于镇海的宁波甬友电子有限公司,设立一线职工设备操作津贴,职工可以凭借自己的操作水平申请操作不同的设备,获得每月最高1600元的津贴,经过公司技术部门认定且从事相关岗位技术人员,还可获得每月4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津贴;鄞州区的宁波世纪恒祥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将技能提升和薪资提升、岗位提升直接关联,在该公司,20多名一线高技能人才成为公司合伙人,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在大批甬企用“真金白银”表达诚意的同时,宁波各地也向高技能人才给出诸多门槛低、金额高的配套激励:高级技师可获3万元的安居补助、紧缺岗位高级技师可获3.6万元岗位补贴。
据了解,我市今年还将多措并举培养6000名数字经济技能人才,新建15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新增5家“新八级工”试点企业,推动技工院校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5家以上“产业学院”,让人才从储备阶段就接触产业前沿与创新实践,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快高技能人才向高精尖产业集聚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