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牵出一条产业+文旅+科技共富路
泰顺这头奶牛,真牛
1月12日上午,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泰顺飞地、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的鹿泰总部科创园正式启用。从开工至今18个月,实验团队已成功培育出生遗传改良胚胎牛1000头,这也意味着奶牛“浙产良种”开始扩繁推广。
这些带着耐湿热、高扩繁、长奶期基因的胚胎,缘起浙南边陲的云岚牧场。2015年以来,浙江一鸣食品有限公司在泰顺柳峰乡投建云岚牧场,携手当地七村铆足牛劲,一路奏响科技牧歌,牵出一条以“奶牛、牛奶、牧场、胚胎”为核心的企农融合路,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19万元增至10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130元增至30125元。如今,这头奶牛带着“浙产芯片”,从浙江逐步走向江苏、山西、内蒙古等地。
山乡如何结缘牛项目,网红牛IP怎么养成,富有科技味的奶牛怎样牵引更多人致富?
招来好项目,牛气几何
在刚启用的实验室里,DHI测定中心工作人员正调试设备,争取尽快申请相关资质。“我们在鹿泰飞地搭建数智化育种平台,而室外基地仍在云岚牧场。”浙江中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卫明介绍,此前培育出生的首批胚胎牛已陆续进入繁殖配种期。
走进云岚牧场,首例浙产遗传改良胚胎牛经妊娠检查,已经怀孕。追寻牧场的科技味,慕名而来的考察团纷至沓来,让这个小山乡热闹了起来。在牧场边街道上,随处可见牛元素、牛文化,比如牛角路灯、牧童短笛雕塑、牛石雕、房子门楣上的牛角标识等,让农牧之乡别具风情。
“柳峰乡早前便是温州重要养牛基地,特别是墩头村自古以来就有斗牛祈福习俗,就连福建的牛也拉到这里来比拼;而高场畲族自然村还有牛歇节,让辛勤劳作的牛披上红妆逛街歇息。”泰顺柳峰乡党委书记张松德介绍,在“牛”文化牵引下,柳峰乡巧遇了苦寻生态牧场的一鸣。在省市县有关部门支持下,云岚牧场于2015年启动投资建设,柳峰乡通过土地流转、山林权流转、农房产权租赁等多种方式,盘活闲置土地1000多亩和闲置农房数十间。
在家门口养牛,就为了收点租金?显然不是。“牛项目就要有牛底气”,村企协力引导全民参与,在生态保护和共同发展中寻找最优解。云岚牧场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土地租金反哺形式,创新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共同体,让流转土地、闲置房屋、合作养殖、就业服务、业态配套等都能实现增收。墩头村委会副主任颜余怀算了一笔账:“村里有产业,村民有活干,连带租金收入、回购补贴、配套服务,以及摆摊卖点土特产,家门口的这笔‘生意’稳赚!”
在“奶牛”“牛奶”“牧场”“亲子”标签加持下,云岚牧场不负众望,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综合产值达3亿元。牧场也带动了“牧歌云憩”田园综合体、“氡泉云岚”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多个千万元级项目落地,周边乡村经济业态也丰富了起来。
养成文旅IP,牛势怎样
“一头牛”帮助“一群人”鼓了腰包,或许并不算特别牛。不断释放红利,持续造福四方,才是真牛。一鸣和当地达成了共识:延伸牛产业链,牵引更多网红IP。
农牧休闲度假区、乡村文化体验区、高端民宿集群、有机农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下,云岚牧场不再孤军奋战,逐步形成具有高辨识度的“奶牛”IP、“牧场”IP。“牧业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创意农业等综合版块,年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泰顺云岚牧场董事长钟松波说,即使是牛粪,也被转化成了有机肥料,加入到生态产业链中。
链条越长,产值越高,岗位越多,村民享受的红利越丰富。“我们的管理团队已实现本地化,牧场95%的员工为泰顺本地人。”在游客中心,90后牧场运营负责人蔡益权说,团队还引来不少回乡青年。像他这样的墩头村青年还有30多人,为了培养网红IP,大家还经常开展“头脑风暴”。
牧场周边的上岚村、新庄村等村干部也“坐不住”了,经常来找“新点子”。如今,牧场周边几个村联合打造了“四季花海”。向日葵、油菜花等纷纷加入牧耕文化旅游节,持续放大牧场牛IP网红效应,“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成为当地新卖点,并衍生出新的网红IP。在高场畲族自然村和上岚村交界处,野生萤火虫观赏基地顺利出圈。
在云岚牧场的有机农场,牛粪肥料取代了化肥和农药,带动周边大面积农田生态持续向好。当地群众在夜跑中,发现野生萤火虫,顺势打造赏萤IP。甚至推出《萤火虫公约》,决定改造10多亩田,为野生萤火虫提供优质栖息环境。
“在夏秋季的夜里,这里简直美得像童话。”云岚牧场度假区运营经理吴韬回忆,此前半个月,从牧场过去赏萤的游客就突破5000人次。就连华东大峡谷的亿联开元名都大酒店,也特地定时安排大巴车送旅客前来游玩。
奔向共富路,牛劲在哪
做牛文章,吃文旅饭,当地群众品出了熟悉的味道。如何让这头牛在增收致富路上,越走越宽、越跑越快?除了创意,牛劲就在科技!一鸣携手浙大,为这头奶牛专门建了个实验室,并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
省里为何这么重视?一鸣又为何大胆尝试?原因在于我国奶牛高端冻精几乎被国外垄断,80%优质母牛也从国外进口。奶牛种业位于产业链最上游,优秀核心种质是关键。
2022年1月,《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要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在省市县联合推动下,一鸣旗下中星畜牧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共建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胚胎生产、移植技术等研究,攻坚奶牛种业“卡脖子”问题。
“通常情况,一头普通母牛一年只能生产一头小牛,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让优秀母牛超数排卵,经优秀公牛冻精植入体内受精,一头母牛便可获取十几或者几十枚具有高产潜力的胚胎。”浙江中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卫明介绍,这些胚胎“借腹怀胎”移植到其他母牛体内,就可以生出很多具备高产潜力的“试管奶牛”。
2022年1月,技术人员在泰顺县柳峰乡云岚牧场开展胚胎移植工程。从牧场4万多头奶牛中,选出遗传性能排名前10%的“供体”牛来生产胚胎,并将胚胎移植到遗传性能排名后25%的“受体”牛,以此阻断劣质基因遗传,快速激活牧场种群的高产潜力。自2022年10月9日浙产首例遗传改良胚胎牛诞生至今,对外生产和移植的胚胎牛已超1000头,服务范围从浙江延伸至江苏、山西、内蒙古等地,从而打开了科技富农新篇章。
“新生代奶牛预计单产可达13吨,比现在平均提高4吨左右,并且乳品质高于普通奶。”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张超西算了一本账:胚胎移植投入6000元左右(其中胚胎费用3000元),一头低产奶牛生下高产奶牛,比自然繁殖的奶牛增加收入约5.3万元,带富质效明显上升。
在云岚牧场,遗传改良胚胎牛经妊娠检查,预计经过8至9个月能投产。经基因组检测对标,胚胎牛对牛群改良效果非常明显。“牧场常用的综合净效益值平均水平由500提升800以上。”肖卫明说,传统3至5年都不一定能完成的效果,现在一年(胎)就能完成了。
追求时效,提升质效……泰顺这头奶牛,在带领共富的节奏上越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