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速度快,我们的创新劲头就足!”听说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批准设立余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宁波金雨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喜不自胜。该企业从事化妆品外包装设计生产近30年,平均3天推出一款新品,以往最担心的就是设计被模仿。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高标准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集成改革,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宁波视知识产权为‘源头活水’,引导公平竞争、创优营商环境,也为企业注入新动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知识产权工作,涉及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全链条环节,无论哪一环节缺失,都会影响知识产权发挥成效。对于创新企业而言,需求五花八门,既有眼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有困扰行业、企业长久发展的瓶颈。
在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过程中,宁波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不同经营主体需求,创新建设了一批知识产权平台,以“一站式”集成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余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就是宁波在平台建设上取得的又一大成果。这是我市获批的第四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专为赋能余姚特色优势产业——塑料制品产业而设。
通过这个快速维权中心,企业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维权时间都将大幅缩短。如申报塑料制品外观专利授权时间,可由原来的3个月至6个月缩短至10个工作日。
“快保护”对创新型企业帮助有多大?从宁波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中可见一斑。
2018年,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开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领域专利预审。预审意味着对企业上报的专利有了“把关”,质量提升让通过率提高;再加上“绿色通道”送审,使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从22个月缩短至3个月至6个月。
目前,已有1623家创新需求强的企业在该保护中心备案,其中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3家。今年,该保护中心新获批“智能制造”领域预审通道,专利培育面进一步拓宽。
此外,宁波还抢抓时机高标准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波分中心,为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案件监测、指导、应对等服务,已帮助甬企挽回经济损失6450.4万美元;建成并实体化运作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宁波知识产权大厦,汇聚12个行政司法部门、9类社会服务机构,实现177项业务“一楼通办”。
知识产权保护鼓舞了创新。去年,宁波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5.5万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107家,总量达280家,居全省首位。
知识产权的价值被企业不断追求,让知识产权赋能产业、迸发更大能量,成为企业的共同呼声。
今年11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铜锣为宁波敲响:全国首单以数字人民币形式投放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挂牌上市。该产品首期发行规模1.38亿元,产品优先级债项评级AAA级。这意味着,在促进“知产”变“资产”道路上,宁波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较传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对盘活存量知识产权资产、拓宽创新主体融资渠道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入池企业之一的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企业7件专利已融资近2000万元。
事实上,为发掘“沉睡”的知识产权价值,宁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
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多元化发展,已推出知识产权保险产品20款;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截至今年10月底,已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65.29亿元,惠及企业1038家。
推动知识产权应用,供需有效对接很关键。去年4月,宁波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甬知交”)启动运营,当年促成专利交易1288项,惠及宁波企业1159家,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79亿元。
“今年我们医院推出10款药食同源配方,就是通过甬知交找到的合作伙伴,实现多赢。”宁波市中医院副院长陈宁刚说。
“知识产权是高端商品,流转需要专业运营。”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启动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这是磁性材料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也是宁波市首个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7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选择100项授权发明专利,供全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免费使用1年。“我一口气申请了6项免费许可专利,生产成本预计可降低5%,电机元器件后续项目也能提前上马。”宁波可可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伟如获至宝,当即申请“先尝后买”。
8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我市推动专利转化应用明确了方向与路径,提出到明年底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百亿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宁波,不论是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还是运用发展,都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创新土壤,激发着城市活力。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宁波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支撑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