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剧《我的阿勒泰》火热收官,剧中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让人直呼“洗眼睛”,更为当地旅游添了一把火。一定程度上来说,游客涌入阿勒泰的动力,是源于对“绿色”边陲风光的向往。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调色板”,而在黄山,绿色是这块“调色板”中最醒目的颜色。今年2月,2023年度绿都建设评价研究报告发布,黄山市位列第七,已连续4年入选中国“绿都”综合评价前十。随着公众旅游理念和出行需求的不断升级,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在各地逐渐兴起,越来越多游客选择纵情山水绿意间,感受自然。怎样用好绿色资源,让“绿色颜值”真正转化为“金色价值”?点“绿”成“金”的答案在黄山俯拾皆是。
A 绿色旅游:在山水间畅享“森”呼吸
走进美丽乡村,亲近自然山水、获得身心愉悦;走进山地峡谷,体验徒步旅行;约三五好友,走进郊野公园,搭一顶帐篷,感受露营的悠闲惬意……当绿色与旅游激情碰撞,宽广的想象被填满。
5月19日,一场以“黟见清心·愈见美溪”为主题的户外康养徒步大会在黟县美溪乡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300余名徒步爱好者徜徉山野间,共同品赏美丽生态画卷,畅享“森”呼吸。
如果说绿色旅游有N种打开方式,那徒步一定是最常见且最具性价比的一种。当我们行走在大自然中,感受阳光、微风、树木、岩石,听到鸟鸣、风声、水流声,人与自然便融为一体,所有疲惫都被一扫而空。
“赛道沿途风景很美,依山傍水,徒步路线设置得很合理,在游山玩水时徒步别有一番滋味。”来自南京的徒步爱好者徐先生说道。此次徒步活动全程共11.4公里,围绕美溪乡兰湖村设计比赛路线,途经“牛鼻洞”“一线天”“龟上天池”“犀牛望月”等诸多景点,充分展示美溪山水秀美的自然风光。
发展绿色旅游,美溪乡有什么?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作为徒步大会的举办地,地处黟西北盆地的美溪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康养资源。美溪乡当地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森林覆盖率为90.6%,水质达标率为100%。
发展绿色旅游,美溪乡做了什么?近年来,美溪乡在推进黟西北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力求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依托独特资源禀赋打造了一批休闲观光旅游基地、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了观光旅游、农耕体验、研学实践等农文旅新兴业态。
不断延伸的“绿色”,不仅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思路”,更对接了现代城市人的“心路”,让田园诗意可望可即。
B 绿色经济:“黄金果”鼓起村民腰包
绿色旅游的火爆证明,既能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又能“记得住乡愁”,正是游客向往的生活。绿色山水满足了旅游者远离喧嚣、愉悦身心的需求,同时也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最美旅途在绿中遇见,最美经济从绿中破土而出。近日,第8届“世界蜜蜂日”暨歙县第16届三潭枇杷文化节在深渡镇绵潭村开幕。此时的三潭村落里,满眼皆是漫山枇杷树与金黄枇杷果,沿江街道、民居屋前、小路拐角尽是叫卖枇杷的村民。
三潭枇杷产于歙县新安江沿岸的漳潭、绵潭和瀹潭三个自然村,故名三潭。由于地处新安江两畔,三潭枇杷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靠山临水,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三潭地区所产的枇杷果实皮薄肉厚,甜酸适口,营养丰富。作为“江南枇杷甲天下”的三潭,不仅以其丰富的产量和优质的品质闻名,更因其坚持“两山”理念而备受瞩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三潭,这一理念贯穿于枇杷种植的方方面面。从选择有机肥料、生态农业技术,到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绿色始终是经济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5月20日,绵潭村村民章凤英正在自家的枇杷园里采摘成熟的枇杷果。她告诉记者,自古以来,绵潭村就盛产枇杷,改革开放以后,当地在原有枇杷树的基础上,引来良种,扩大种植面积,小小枇杷果逐渐长成当地的致富产业,让群众生活有了奔头和甜头。
“我家有五六亩枇杷树,今年大概有五千斤的收成。”挎着装满枇杷的果篮,章凤英回家和丈夫汪海仁一起打包新鲜的枇杷。“现在来绵潭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枇杷销路根本不用愁。果子味道好,很多老顾客会找我们回购,我们会通过冷链运输直接寄走。”汪海仁笑着说道。
目前,三潭枇杷种植规模超过了2万亩,有大红袍、光荣等二十多个品种,更实现了产业链发展。枇杷膏、枇杷干、枇杷茶等二产产品,枇杷采摘游、枇杷文化园研学等三产旅游线路,加强了枇杷产业融合发展。三潭枇杷丰产年份产量达8000吨,一产产值超1.2亿元,带动果农增收超3000万元。
C 绿色生态:守好“家底”续写精彩
夏日的西溪南,绿得纯粹。5月22日,“东方甄选看世界”专场直播活动走进徽州区西溪南,通过游玩直播+定点直播的形式,展示“绿野仙踪”西溪南的枫杨林湿地风光、特色民宿及独特的风土人情。
西溪南村距今1200年历史,村落绿树成荫、溪流环绕,拥有一百多幢明清建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徽州古堨坝等文化遗存。沿堤坝远眺,山峰此起彼伏,烟雾缭绕,河流两岸绿树成荫,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山水画。沿着幽静小道信步村中,古村、木桥被枫杨树拥入怀抱,缥缈写意,尽收眼底。
绿色是西溪南最动人的色彩。一个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如今却妥妥地成了网红打卡地。在“五一”假期结束之际,西溪南景区接待了大约13万名游客。今年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接待了60万名游客,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接待人数。
然而,随着游客越来越多,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村里的“头号网红”——枫杨林的生存环境正在慢慢改变。泥土没有以前松软了,营养没有以前充足了,地上的青草变少变矮了……枫杨树生长越来越吃力。
既要用好绿色资源,更要守护好生态底色,这是黄山对待自然一以贯之的态度。
恰逢枫杨林最美的季节,更是旅游旺季,西溪南村却主动按下了“暂停键”——轮休。轮休制度设置了2条线路,每两个月轮流封闭其中1条游览步道。自5月1日起,该村对枫杨林湿地沿丰乐河线路(二号线路)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封闭修复。
“短暂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人如此,生态亦如此。这并非黄山第一次给生态环境“放假”。早在1987年,黄山风景区就在国内首创了景点轮休制度。实行轮休后,黄山的森林覆盖率由56%提升到84.7%,植被覆盖率达到93.6%,景区空气质量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等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制定的Ⅰ级标准。
虽然牺牲了短暂的、局部的经济效益,但得到的是更长久、更广泛的生态保护效益和新的发展空间。正是在这种清醒认知和果断行动下,绿水青山的“颜值”更好地转化为了绿色发展的“价值”,点“绿”成“金”的传奇故事正在不断被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