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

首页>地方频道>宣城>要闻

宣城市一创新审查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

去年,我市积极探索优化招标采购领域营商环境,以制度创新与数智化监管为驱动,构建起“全环节覆盖、全链条审查、全方位监督”的公平竞争审查新机制,清理整治招标采购领域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隐性壁垒,推进了我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近日,我市这一经验做法得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创优“制度供给+全链责任+智慧闭环”的工作机制。突出“责任+全环节”,制定招标采购审查规则、操作指引、主体责任事项等相关制度,统一审查标准和审查范围,实现交易源头治理系统化。首创“招标采购人自查+第三方辅助查+监管部门抽查”模式,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招标采购文件发布的必经程序,从制度层面堵住“量身定制”招标采购条件的漏洞。压实全过程监管链条,依托平台监测实现“发布前预警-执行中跟踪-履约后评估”全过程全链条闭环监管。

建立“智慧监测+清单优化+平台管理”的工作流程。搭建公平竞争审查智慧化监测平台,数智化赋能公平竞争审查,常态化监督抽查和定期评估,存量文件清理和问题发现效率同比提升20倍以上。财政部门依托政府采购“徽采云”监管平台,对政府采购项目实行全流程管控,进一步破除各种隐性壁垒。

构建“制度刚性+技术柔性+社会韧性”的监管格局。招投标交易中心通过全流程电子化公开化发挥社会监督效用,在政府采购“徽采云”监管平台中创新嵌入“采购文件巡检”“营商环境驾驶舱”等功能模板,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先进技术手段,自动抓取采购文件中违反公平竞争的问题。构建立体化监管体系,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权力责任清单》强化全过程监管,监督部门建立“日调度周抽查”的工作机制,制发问题整改清单台账,将招标采购文件审查情况纳入每季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范围。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反垄断和公平竞争审查“两书一函”制度,对发现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7个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构建多元化监督体系,推进招采文件异议、质疑和举报事项处置,建立公平竞争政策实施观测站(点),常态化开展招投标市场壁垒线索征集,畅通异议投诉渠道。完善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受理回应机制,下发《督促整改通知书》13份。

此次经验推广,标志着我市在破除市场壁垒、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探索出可复制的实践路径。今后,我市将持续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分类分级管理,为打造长三角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宣城样本”。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