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三米舱,捕鱼换口粮,一舱点灯三舱亮,祖孙三代宿一舱。”——这是20世纪60年代,流传于胜利村(现胜利社区)的一句顺口溜。
迎着冬日暖阳,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大批越冬候鸟。它们时而嬉戏追逐,时而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也为地处洪泽湖上游入水口处的泗洪县临淮镇胜利社区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
12月14日,记者来到胜利社区胜利家园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单门独院的徽派小楼。一处小院里,一对老夫妻在种菜、织网,场面温馨。
这样的温馨场景,对于85岁的老渔民刘林好来说,就像是梦一样。能有一间屋子,能在一张舒适的床上睡觉,是他几十年来的梦想,这个梦想真的变成了现实。
胜利社区原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渔村,200多户人家居住在洪泽湖西岸的一个小岛上。“起居三米舱,捕鱼换口粮,一舱点灯三舱亮,祖孙三代宿一舱。”这段顺口溜,描绘的就是他们作为渔民时艰辛的生活场景。
“那时候船就是家,结婚生子在船上,生产生活在船上。一家几代挤船舱,一天到晚水上漂。”刘林好说,天不亮就下湖,白天一张网,晚上一张床,最担心的就是刮风下雨。一个浪头打起来,小船在水里晃来晃去,随时都有翻船的风险。
说起向湖讨生活的艰苦岁月,渔民们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
“我这大半辈子漂在洪泽湖上,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上岸住上楼房。”72岁的刘士标和妻子在自家的院子里一边织网一边说道。
刘士标小时候家里穷,只能跟着舅舅做点活换些吃的,从小就学会了织网捕鱼。谈及往事,他还是会感到心酸。
“跟着舅舅干活才能有点吃的,白天撑船打鱼,晚上靠岸休息。”刘士标说,幸运的话能用打来的鱼上岸卖点钱,买点油、盐等日常用品,或者以鱼换物,换来点米面,剩下一些不值钱的小鱼自家吃。
“现在好了,你看一家一个小院子,家家户户都有冰箱、空调、热水器,家门口还有健身广场。”刘士标说,“上岸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2013年,临淮镇启动渔民上岸工程;2019年6月,胜利社区完成整体生态搬迁。靠着政府的奖补资金和农房改善补偿款等,渔民们告别了“水上漂”生活。
上岸,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上岸,面临着转型转产。几十年来,洪泽湖因渔民们粗放的养殖方式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捕捞方式而“不堪重负”。为了助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跟洪泽湖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渔民们亟待转型转产。
“我是‘渔三代’,现在是一名船员,也是一名护渔员。”今年34岁的胜利社区居民刘俊品说,只有上岸才能过上踏实有保障的日子,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上岸后,刘俊品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各项培训,顺利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当地成立旅游公司后,刘俊品凭借一技之长成为一名船员,有了稳定的收入。他经常和护渔队的其他成员在洪泽湖上开展护渔活动。
上岸后,一部分渔民改了行,另一部分则重操旧业。当地政府探索“飞地养殖”模式,帮助养殖户在周边地区租赁、新建塘口,搞起了生态养殖。
“这些打包好的螃蟹要赶快发走,那边的500斤螃蟹要放到暂养箱里。”在泗洪县玉旺水产销售中心,负责人段广玉正带领工人们打包螃蟹。
段广玉今年49岁,在渔船上出生、成长、立业。上岸后,他异地承包1050亩塘口养殖螃蟹,并通过互联网把螃蟹卖到全国各地。
“今年的螃蟹长势好,上市后价格持续走高,目前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万元。这是上岸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段广玉说,“前几天我在直播时看到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的网友的浏览记录。通过互联网,外国人也来了解泗洪的螃蟹了。”
除此之外,胜利社区还成立了“水上生态牧场”合作社,优先招聘就业困难群众在退渔还湿区域种植芡实、菱角等水生经济作物,在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2022年,胜利社区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108万元;2023年,胜利社区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116.79万元。
对比以往在风浪里打拼的日子,今年51岁的马明强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空闲的时候,转型经营民宿的马明强经常到沿湖大堤上走一走。
“过去这里能停上千条渔船,现在明显能看到湖水越来越清澈了。”马明强说,“虽然上了岸,但是我们的生活依然与洪泽湖息息相关。只有洪泽湖变美了,我们的日子才能更美。”
“搬新家,住新房,日子越过越亮堂;穿新衣,戴新帽,日子越过越舒畅。”这是近年来流传于胜利社区的一句顺口溜。
“这几年,胜利社区变了,群众的顺口溜也变了。群众的‘生态饭’是越吃越香了。”胜利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元梦说,群众在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重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借助洪泽湖丰富的“生态宝藏”,端起“新饭碗”,发展新业态,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模式。(记者 裴凌曼 邵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