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
上海港再扩容
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正式开港
继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之后,上海港又迎来一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昨天上午,上海港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正式开港。这意味着连续14年位居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上海港再扩容。
作为我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集装箱改造项目,罗泾港区一期岸线总长1432米,包含1个10万吨级泊位和4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60万标准箱。
记者在现场看到,烈日当空,从码头一线到后方堆场几乎空无一人,巨大的桥吊上下舞动、运转自如,平稳有序将集装箱从船上卸下,交由无人驾驶的小车运至堆场,再由全自动轨道吊抓取、堆存。
上海市交通委交通建设处副处长宋光华介绍,罗泾一期码头将打造成内贸码头,服务国内大循环。二期港区将再增加140万标准箱的年吞吐量,建成后可同时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
上海码头岸线资源极缺。罗泾港区曾是煤炭和矿石码头,后来因为长江大保护而停运。如今码头腾笼换鸟,换出上海港发展新空间。
“将煤炭码头改造为纯电驱动的绿色码头,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建设内贸码头,有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码头运营方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伟说。
这座码头还是高科技的智慧码头。“洋山四期曾代表最先进的码头技术,现在罗泾集装箱港区代表当下最前沿的码头技术。”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郑科介绍说。例如,洋山四期的自动导引车采用磁钉定位,成本较高。罗泾集装箱港区则使用视觉、雷达、5G、北斗卫星融合定位的智能水平运输车,相当于拥有自己的“大脑”和“眼睛”,搬运集装箱的成本更低、受场地限制更小、未来升级空间更大。
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而言,这座码头可谓意义深远。“洋山四期是纵向布局,传统码头是横向布局。传统码头改造照搬洋山四期模式不现实。罗泾集装箱码头是横向的,可以直接复制推广。”上港集团哪吒港航智慧科技公司总经理黄桁说,公司为该码头打造了基于国产数据库、国产操作系统和服务器,完全自主可控的“智慧大脑”NEO-TOS系统。
作为开放合作的智能营运管控系统,NEO-TOS系统可以将全自动化码头的功能模块化。这意味着,传统码头不仅可以复制罗泾集装箱码头模式,还可以按需定制,挑选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
“这不仅是上海港全自动化码头的2.0版本,也真正让传统码头转型升级有了可复制的模板。”业内人士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