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在于为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提供保障服务。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徐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7月31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徐州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内将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8个领域,实施招大引强、数智赋能、总部汇聚等八大重点行动,打造成区域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地。
用科技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盛夏时节,在内蒙古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一辆辆徐工无人驾驶矿卡拉满了煤炭,在工地来回转运。这是徐工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开发的无人驾驶矿用车辆。这个智慧矿山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迎来矿山产业新“质”发展。
近年来,全国涌现出众多高水平实验室,在徐州就有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建设的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其中,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就参与了“矿大南湖号”矿用遥感卫星发射以及无人驾驶矿卡的研发和应用。
云龙湖实验室是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已经在深部巷(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解决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矿地携手打造云龙湖实验室这一高端科创平台,将为推动徐州产业转型发展注入创新动能,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徐工集团,实验室旨在通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前瞻性基础研究,建立本领域行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及规范,引领和带动工程机械行业技术进步。8月5日,首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在徐发布,徐工全面参与7项标准制定,牵头制定挖掘机械、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应急救援4条江苏省重点产业链标准化工作行动计划。
作为行业首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徐工工业设计中心改变了工业设计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其设计的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金奖、江苏专利奖金奖等设计类奖项,显现出我市以工业设计赋能工业制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
加快特色集群建设服务实体经济
检验检测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技术基础。目前,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已经形成2个国家中心、3个国家实验室、9个省中心以及一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格局,有力推动了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的健全完善,促进了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4月初,由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申请的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康复器械关键计量技术与临床应用安全)和江苏省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矿山安全应急装备)正式获批筹建。有效填补了全市及周边地区医药健康和安全应急两个新兴创新产业领域检验检测服务和科技创新空白。
如今,国检集团徐州公司、中煤检测产业园、徐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徐州市检验检测小镇正在加快集“链”成群向“高”攀升,打造了覆盖多领域、全链条的检验认证服务集群。依托中煤“双碳”产业园,我市也在重点布局“零碳负碳”赛道,推动淮海经济区碳资产、碳指标交易试点落地。
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是我市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核心支撑工程和重大功能平台。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徐州金融集聚区以来,全市金融服务功能与金融业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截至目前,金融服务中心已进驻或签约的银行、证券等金融类企业及总部型企业160余家,产金聚合、产城融合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今年以来,位于大龙湖畔的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活动不断。8月2日,2024产业服务创新会议暨期货业赋能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举行,标志着徐州期货生态体系建设和期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新步伐。不断丰富的金融业态、不断完善的金融功能、不断提升的服务质效,让这座金融集聚区频频“出圈”,吸引周边高端金融业态、总部经济企业加速聚集,为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提供金融支撑。
建强产业载体形成要素集聚力
深耕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近20年,徐州已成为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安全应急行业盛会——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在徐州淮海国际博览中心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
安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把生产应急救援装备的大型企业和“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起来,将系统化的装备和科技创新的技术集聚起来,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力。
7月13日,在淮海人力资源产业园内,由江苏益策人力发起,江苏徐州益诚人力、信邦企业管理、人力智本服务、星度管理咨询、联创服务等多家人力资源机构组成的淮海高端人才猎聘联盟揭牌成立,这也是淮海经济区首个高端人才猎聘联盟。
淮海人力资源产业园是我市首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属淮海人才集团是全省首家国有区域性人才集团。随着产业园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质猎头公司入驻园区,高端人才招引具有良好基础优势。我市以淮海人力资源产业园为龙头,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
作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徐州先后入选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为全国11个组合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随着高铁、高速公路、航空、运河等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中欧班列越跑越远,今日的徐州成为了连接东西、承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通过打造淮海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已经对周围地区的物流发展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未来,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投入力度,重点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新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具体场景中的应用,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各地各部门还将重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服务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