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零”“整”协同
合肥持续打造首位产业“共赢链”
零部件企业虽然做的是“配件”,但不是“配角”。当前,合肥正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其中,零部件产业是合肥“三位一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产业配套需求,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今年1月至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新增投产、开工、签约项目165个,总投资额1794.3亿元、投资金额居全省第一位。
打造低碳车轮标杆工厂
金秋时节,位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的金固阿凡达低碳车轮生产基地一片繁忙景象,一条条全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平均22秒便有一个低碳车轮从这里下线。不同规格的车轮下线后,随即被运往合肥及全国各地的整车生产企业。
“我们合肥工厂分两期建设低碳车轮生产线,目前,一期2条生产线已经全部投产,另外2条在建设中。”金固阿凡达副总经理俞文龙介绍,该工厂以“黑灯工厂”为目标,采用业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全面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金固阿凡达成立于2021年12月,是深交所上市公司金固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
经过10年研发,通过大量工艺、设备、模具和材料的创新,金固股份于2020年推出了革命性轻量化产品——阿凡达铌微合金低碳车轮,创造性地将铌微合金这种具有极高强度和韧性的新型高端材料应用在汽车产业中。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和商用车领域,获得多家头部主机厂定点项目。
“铌微合金车轮产品,不仅具有强度高、更安全、外观新颖等特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更加低碳环保。”俞文龙介绍,“相比传统钢制轮毂,铌微合金车轮产品的重量更轻,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更低。此外,铌微合金材料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约为铝合金材料的六分之一,在车轮生产过程中能耗也更低。”
作为企业的重要布局,合肥工厂是金固股份全力打造的低碳车轮标杆工厂。
金固董事长孙锋峰表示,选择“落子”合肥,不仅是看中合肥的产业政策,更是看好合肥的区位优势及良好的产业环境,“未来,我们将把更多好的资源带过来,为合肥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外资企业在合肥持续加码
今年夏天,合肥的“老朋友”德国马牌轮胎接连传来好消息。
9月2日,全球领先的轮胎制造商德国马牌轮胎正式宣布,其在华的首个生产基地合肥工厂的第一亿条乘用车轮胎正式下线。作为德国大陆集团在中国首家及唯一一家全外资轮胎生产基地,合肥工厂自2011年投产至今,累计投资超10亿欧元。
此前不久,该工厂四期扩建项目于6月20日正式投产,预计在2027年满产后,年产能将达到每年1800万条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
“合肥工厂的主要客户如大众、蔚来、比亚迪、长安等整车厂都在合肥,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打开合作空间。”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渊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供应链中的重要供应商,未来也将助力合肥“首位产业”发展。
“老朋友”捷报频传,“新朋友”也慕名而来。6月12日,奥托立夫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肥西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占地85亩,一期工程计划于2025年年中正式投产,将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全面应用,打造先进绿色工厂,并确保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总部位于瑞典的奥托立夫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致力于开发、制造和销售安全气囊、安全带和方向盘等保护系统,并为全球主流汽车品牌提供行人保护、互联安全服务和电动两轮车骑行者保护等出行安全解决方案,为汽车安全领域贡献了诸多世界首创。
“首位产业”释放强大吸引力
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相继“落子”合肥,折射出这里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方面的强大吸引力。
自项目落地合肥,汽车安全领域龙头企业均胜电子就开启了“加速度”。
去年9月正式投产运营以来,该基地累计销售额已达5.9亿元,前不久,月销售额更是突破亿元,达成行业里程碑。如今,该基地的方向盘、安全气囊等各条产线正马力全开忙生产。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成‘过亿’成就,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及一整套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炜介绍,基地顺利完成7万平方米厂房的建设任务,还成为肥西首例实现“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验收即发证”项目。
作为全国唯一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四试点”市,合肥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总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发展活力最强、供应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新能源汽车是合肥的“首位产业”。合肥市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300余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
今年1月至8月,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8.3万辆、同比增长72%,产量居全国前列。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