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记者从中央美院了解到,著名美术理论家、艺术教育家、艺术家,中共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于7月25日10时56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0岁。遵照邵大箴先生生前意愿,丧事从简。择期举行追思活动。
邵大箴,1934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55年赴苏联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60年7月毕业后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其中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及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研究尤为深入,成就卓著。在研究中大力培植中国现代美术,力促中国美术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
邵大箴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主编。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北京国际双年展评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学科主编、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学术委员会主任、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等。
对故乡镇江,邵大箴怀有特殊的感情,多次应邀回乡参加艺术活动,担任江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丹徒画院名誉院长,为家乡青年美术人才的成长和美术创作的繁荣不遗余力。
2006年,邵大箴先生应邀回乡,在镇江博物馆举办“艺趣山水——邵大箴水墨画展”。2020年,镇江市美术家协会公众号上推出了一批提振士气的作品——在京镇江籍书画家抗疫主题作品展示。邵大箴受邀为家乡助力抗疫,精心创作书法和国画作品,他在书法作品“拨云见天”四个大字的上端还特地注写了:“献给战斗在一线的白衣战士。”
邵大箴曾这样评价镇江:是古代江南名镇,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活跃在这里的艺术家们,受长江两岸文化气质和大自然景色的熏陶,创造了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京江画派,其特点是兼收南北绘事之长,刚柔并济,秀美与内力兼备。
对于邵大箴先生的辞世,镇江不少艺术界、学术界人士在社交媒体表达了悼念。
知名美术评论家、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回忆说:“我与邵大箴先生有同乡之谊,因此,早在家乡就知先生大名,然无缘入先生之门,但一直追随先生之为人为学,私淑一生。面对讣闻,与先生交往之一幕一幕在眼前映过,先生谈论当代艺术之言论更是在耳边萦绕,而先生等身著作更是后人仰望之高峰。”
著名学者、画家王川说:“邵先生是镇江的乡贤,今年90岁,本来家乡要为他做几件事的:出文集、画集;办个展;办研讨会,甚至筹建邵大箴美术馆。然而斯人已去,一切都晚矣!我和邵先生相识于1991年在京召开的《白发狂夫》研讨会上。邵先生家在丹徒高桥,这是位于江北的一块飞地,南瞰圌山,左邻长江。前年我第一次去,拍了照片去,他说我家在大有圩。”
丹徒区文联原主席濮永顺回忆:“记得那年(1991年)编写江苏县邑风物丛书《丹徒》时,书稿全部完成,差一篇序,想来排去就觉大箴先生适宜,可从未与先生谋面相识,一时也想不起镇江还有谁能与先生沟通,思之再三,决定唐突一次,我便写了封信,说明了情况,附上几篇稿子,直接寄往中央美院先生收。当然言辞恳切以乡情求之不用细述。信发出后,便觉不妥了,以先生之声望能顾及这等小事?却无可奈何。就在一丝期盼几近断绝时,十多天后,先生回信到了,回函十分谦和,记得还有“匆匆草就不适作罢就是”等语,接下是一篇亲笔撰就的文稿,思乡之情跃然笔端,回忆起些许往事。感人至深,连读数遍仍不过瘾。此后按时送厂付印,出书后即寄样书给先生,先生还覆赞语,以作鼓舞。一件小事铭刻难忘,足见先生大家之风范。先生仙逝,以此悼念矣。”
镇江青年文艺工作者冷琥说:“多年前通过一位好友,我有幸加了邵大箴先生的微信,邵先生得知我是镇江人,也常常发来文章给我学习。他朴素、谦和,为人和蔼可亲,记得有次我请邵先生题写我的书斋名,他一口答应,很快寄来,因一个字搞错了,邵先生又重新写了一张,在寄来的邮件里还有他的签名画册和一张珍贵的书法内容:艺境无涯,唯勤奋探索,得其要旨而有所为。”
……
深切缅怀,先生一路走好!(记者 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