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科研人员化身“植物医生” 江苏水稻生产用上最新农药减量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当下,江苏全省水稻进入破口抽穗期,此时正是病虫害防控的重点时期,也是保障水稻稳产增产的关键时期。农技专家们正在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水稻田间的病虫害防治情况。

  施用农药是水稻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农药对人危害大,常常“谈之色变”。实际上,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的成分与使用方式已经历迭代,农业科学家们对于精准、高效、安全用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针对水稻不同生长期,全程“呵护”对症下药

  8月24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药靶向传输释放调控与协同控害技术创新与应用”现场观摩与评价会在泰州姜堰召开。与会专家前往姜堰井贤农场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了水稻精减用药技术示范效果。

  八月的艳阳下,水稻田绿浪滚滚。在姜堰区桥头镇井贤家庭农场,前来调研的农技专家将标尺竖直着固定在试验田的土壤中。记者看到,水稻植株的高度达到了93厘米,“相比传统方式种植的水稻,采用新技术种植的水稻个头更高,茎秆更壮,一眼就能看出分别,在生长前期尤其明显。”井贤家庭农场负责人姜井贤说道。

  近两年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水稻全生育期精减用药技术模式”在姜堰得到推广。“正如呵护新生儿一样,在水稻的全生育期,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照料,为此,项目团队首创‘前防-中控-后保’的科学用药技术方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所长余向阳介绍,针对水稻的生长前期,项目组研制了以农药吸收转运蛋白激活化合物和生物刺激素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吸收促进剂。在种子发芽前,首先要通过浸种和拌种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消除附着在种子上的细菌,拌种过程中,借助吸收促进剂,种子处理农药吸收量25%以上。由此,水稻在生长早期就具备了防治病虫害的能力,可实现播种后90天无需用药。

  中期,则主要通过杀虫灯、种植香根草、涵养害虫天敌等生态调控措施来控制病虫害,有效减少植株对农药的依赖。“进入破口期前5至7天,是集中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正类似于每年冬季流感的高发期,需要针对稻曲病、稻瘟病及虫害进行集中防治,以确保水稻健康生长。”余向阳介绍。

  在水稻的生长后期,农技人员需要用无人机喷洒促吸收助剂,以提高药剂的吸收率。“药液在喷洒过程中,存在容易漂移、不易沉积和粘附等问题,项目组研发了5种高分子助剂,提高药液的稳定性,增强药剂在叶片上的附着力,减少药液蒸发和漂移,这样可以确保更高的防治效果,同时降低农药残留。”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曹冲介绍。

  智能化技术“上场”,助力农药使用规范化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带来了难题——家家户户对于农药的施用,难以达到标准化的需求。由于喷药方式和作业方式尚未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导致农药使用不规范,往往会出现超量使用的问题。此外,农药瓶子的废弃物也难以处理,农户通常会直接丢弃,加剧了环境污染的风险。为此,示范点引入托管模式和专业合作社,能够统一集中地存储、管理农药,使得药剂使用和废弃物回收都更加规范。

  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和无人机技术,也为标准化作业提供了一臂之力。记者看到,在田间道路边,专用于喷洒药液的无人机停放于此,农场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农作物害虫防控专业化服务智能平台,随时监测农药作用的对象、喷洒次数和农药类别。“平台可以通过输入作物、病种和环境信息,实现精准响应和无人机施药参数的指导。我们希望通过智能平台,加速新技术的推广,通过专业化服务和组织,帮助农民更好地接受和应用这些技术。”余向阳说。

  精减用药技术模式在示范区的应用,成果已经初现——在农药使用减量20%的情况下,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药靶向传输释放调控与协同控害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首席黄啟良研究员告诉记者,农药减量带来的效益,最直接的是经济上的,通过技术优化,每季减少两次施药,农药用量减少了20%,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病虫害防治更加有效,水稻的产量也有所提高,实现增产增收。“此外,农药减量也带来了不少‘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也能减少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使农产品更加安全,让百姓更放心。”

  科研人员化身“植物医生”,走遍全国各地田间地头

  2011年起,我国就开始推进农作物病虫害实现绿色防控。2015年起,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来,我国农作物化肥、农药用量持续下降。2022年,新一轮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启动。

  对于农药减量的研究和应用,由来已久,相关理论研究也是沉淀多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农药以有机磷为主,可以说是低效高毒的。随着技术进步,氨基甲酸酯成分等更高效的农药出现,对曾经的农药类型进行了替代。目前,农药愈发便宜、高效,对人类也是低毒性。”黄啟良介绍。

  “‘十三五’阶段,科研人员对农药减量增效的理论原理进行了研究,包括农药流失的规律、靶向传输的调控方法等等。”黄啟良告诉记者,“针对农药做科研,就像是作为‘植物医生’。植物像人一样,也会得病,也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特性,对症下药。”

  姜堰的水稻、兰考的小麦、广东的甘蔗、新疆的棉花、河南的花生……近年来,团队成员走遍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研究不同作物的农药精减用药解决方案,预计到2026年,项目的相关技术将在验收后进一步推广,各地将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更好地应用这些新技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易臻 张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7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