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早上5点,市民兵训练基地广场上,75名新兵身穿迷彩服、胸戴大红花,他们将带着家乡亲人的嘱托和殷切希望,分批奔赴军营,为国防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早上5:15,市人武部门前的道路上,伴随着欢送新兵的鞭炮声和锣鼓队的吆喝声,新兵有序从市民兵训练基地广场步行至大巴停放处,陆续登车。市人武部军事科参谋周志浩站在登车口勉励新兵:“你们到了部队,一定要刻苦学习和训练,努力给自己的亲人和家乡争光!”早上5:40,大巴缓缓启动。
今年春季,我市注重面向高素质、高学历的适龄青年征集新兵,应征大学生占比达97%。自征兵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严格按照征兵的条件、标准和程序,最终确定优质新兵75人。3月21日,这些新兵集中前往泰州,再分批前往河南、山东和上海等地,在武警、海军、陆军、空军等部队服役。
不少新兵的家长和亲友赶来送行,他们心中既有骄傲又有不舍,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在部队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多注意身体”“有空常给家里打打电话”“好好听部队领导的话”…… 市人武部门前的道路旁,道别场面感人。
面对即将开启的军营生活,新兵们也充满期待。将奔赴北部战区某空军部队的新兵邓存武说:“参军是我的梦想,到了部队,我一定会努力训练,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给咱们‘靖江兵’争光!”
新兵故事:
陈流星:一家三代接力从军 保家卫国薪火相传
“我从我爷爷、父亲身上,看到两代老兵的坚强、诚实、乐观、执着和勤奋。如今我也投身军营,在逐梦强军的征途上,我一家三代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提及自家三代从戎参军、接力保家卫国的故事,新兵陈流星无比自豪。
陈流星的爷爷陈壮明于1968年入伍,在上海警备区服役,1973年退伍回到靖江。陈流星说,爷爷从部队回靖后,一辈子没有忘记部队的教导,经常鼓励身边亲友和适龄村民入伍参军。
在爷爷的影响下,陈流星的爸爸陈亮也成为一名军人,2000年入伍,在中央警卫团服役至2002年回靖。
陈流星从小就听着爷爷和父亲的军旅故事长大,心中种下了一颗参军报国的种子,他时刻渴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爷爷和父亲也时常教育他,要忠诚爱国,不忘党恩。如今,从军报国的接力棒终于传递到陈流星,他将延续三代人的报国梦想。
缪宇澄:工作可以再找,参军机会只有一次
今年21岁的缪宇澄家住我市靖城街道办事处友仁村,参军入伍前,他曾在我市一家武术馆担任武术教练。
工作之余,缪宇澄时常听身边好友讲述其在部队参军的经历,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热血澎湃。从此,那一抹“迷彩绿”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如果有机会,我也要像你们一样”的报国之心、强国之志,如同一粒种子悄然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2025年春季征兵工作开始后,缪宇澄在家人的支持下,向武术馆递交辞职报告,准备应征。他坚定地说:“工作可以再找,参军机会只有一次。到部队锻炼几年,不仅能为守卫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更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放弃当前的工作,我无怨无悔。”
缪宇澄此次将前往河南某火箭军部队,对于部队的艰苦生活,他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他表示,自己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机会,努力拼搏,力争立功受奖,回报家乡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