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人不闲。在祁门县,眼下正是手工粉丝加工制作的黄金季节,当地人将采挖来的红薯,采用传统工艺加工成粉丝销往各地。手工粉丝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丝”。
来到历口镇许村粉丝加工基地,只见村民们正忙着制作、晾晒粉丝。作坊里、晒场外,处处弥漫着淡淡的山芋香气。制作红薯粉丝是当地传统手艺,是个技术活,需要经过冲洗、粉碎、洗粉、和浆、蒸糕、刨丝、晾晒等近十道工序。其中和浆最为关键,淀粉与水的比例要控制得当,才能蒸好糕。“浆的浓度要掌握好,稀了它就推不出来粉丝,浓了又蒸不熟。”吴建军是手工粉丝制作的老师傅,他介绍道。
浆和好后,再逐层均匀倒在蒸屉中蒸熟,冷透后刨丝晾晒三到五天,就可以包装销售了。“10月份,我们专门去了浙江杭州和黄山市区跑市场,目前已经有四千斤订单,销售基本没问题。”许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小兵十分高兴。
许村村有着手工制作红薯粉丝的传统。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村民规模化生产,让村里留守老人和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我们在村里做事,每天有100块钱的收入。另外还可以种红薯增加收入。”村民谷桂芬说,活很轻松,还可以照顾家。“村里办红薯加工企业,主要目的就是把撂荒田充分地复耕复种起来,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能够通过劳务挣到钱。”吕小兵信心十足,他说,纯手工制作的红薯粉丝晶莹剔透、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已成为大家逢年过节必备的食材,市场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