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宝山区坚持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建设美丽、便利、人文、平安“四个城区”,大力推进民心工程和实事项目,成功打造一幕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实践剪影。
同济路西侧的上钢五厂,几幢钢结构建筑是工业时代留存的标志。城市转型契机下,这里成为吴淞创新城的腹地——特钢先行启动区。
近日,启动区内的一幢183米超高层建筑竣工在即。全市首个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将进驻于此。
从“卖钢材”到“卖服务”,钢厂转型升级的鲜活故事里,更多人读懂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全面绿色转型,意味着把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进一步塑造我国的发展新优势,打造更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对于加快建设“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的宝山区来说,政策利好既是推动,更是挑战。《宝山区加快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6年)》日前发布,其中明确“三个统筹”——统筹抓好先行先试和全面推广、统筹抓好低碳生产和绿色生活、统筹抓好环境整治和污染防治。
罗店镇美兰湖周边,绿意葱茏中嵌入了成片的居民区。万海民 摄
绿动力:先行先试与全面推广
能源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牛鼻子”。
今年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纳入钢铁等重点排放行业,进一步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的宝山区,对此期盼已久。“未来钢铁企业不再只有购买碳配额这一条‘转绿’路径,通过工艺流程的优化提升,它们的‘绿色投入’同样也能被市场认可,进而转化为‘绿色资产’。”宝山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解释。
今年4月,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其已与100余家链主企业、共建方和服务商企业建立联系,并发布了全球首发的焦炭及半焦产品PCR、煤炭产品PCR等24份标准规范,155份产品碳足迹CFP或环境产品声明EPD碳报告。
这些“全球首发”报告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碳足迹核算方法论的创新,既利于摸清千行百业的“绿色家底”,也有助于抢抓绿色低碳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此前,在不少碳排放领域,由于尚无透明可信的本土化数据库,部分企业“出海”时无奈地选择了海外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往往更新较慢,本土企业在工艺创新上的“绿色投入”常被低估,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企业投身绿色转型的积极性。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起到的正是“先行先试”的作用。通过梳理细分产业的生产流程工序,为其“定制”具有公信力和复制推广价值的碳足迹报告。
今年8月,宝山区被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绿色低碳供应链正是其被赋予试点创新任务的领域之一。相关方案明确,宝山区将探索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标准体系,指导区域内相关经营主体制定对标国际先进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支持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与其他地区衔接互认。
这意味着,由宝山区探索的绿色规则锚定“在上海、为全球”这一历史定位。围绕于此,宝山区正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1+4”矩阵。其中,“1”是指由欧冶云商建设并运维的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4”是包括由易碳数科建设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由中冶检测建设的建筑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由欧冶工业品建设的绿色采购公共服务平台、由中冶检测和绿地金创共建的碳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绿活力:低碳生产与绿色生活
绿色低碳是经济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涵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少人看来,低碳生产与绿色生活彼此相互促进、互为依托,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以绿色低碳新材料的研发为例,通过材料的更新迭代,提高能源的存储和转换效率,从而起到节能减碳的效果。譬如光伏电池材料的改进,令太阳能的市场普及化成为可能;风力涡轮机的材料创新,推动了大规模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等。
全市首个以绿色低碳创新及产业发展为特色的特色园区——碳中和产业园。刘继鸣 摄
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类新技术路线,如何比选寻优,考验着相关部门的“眼力”与“脑力”。在宝山区,有一片“绿色低碳创新试验场”——碳中和产业园。作为全市首个以绿色低碳创新及产业发展为特色的特色园区,其专门辟出部分空间承载中试研发功能,通过搭建丰富的中试场景试出真正在市场上好用管用的新技术新产品。
目前,由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牵头组建的吴淞材料实验室已签约进驻。该实验室将主攻介孔材料、纤维与柔性材料、高效储能材料等新材料中试加速。“院士实验室”牵手产业园区,为的正是加速孵化创新项目,让更多科研成果“开花又结果”。在此契机下,深耕新材料领域的埃米空间作为垂直孵化器也被定向引入,并被赋予高科技创新策源、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硬科技企业孵化以及全要素资源整合等功能使命。
前端能源材料领域的创新迭代,也一路传导至后端的消费生活。
刚落幕的2025上海春夏时装周上,时髦的T台出现了不少绿色元素。有设计师将传统裂织布工艺运用至服装设计中,独特的纹理与粗粝的质感交织成旺盛的生命力。裂织布源于云贵地区,质朴的老人将收集的零散布条搓织成纬线,再经染色、纺织成完整布匹。
有了绿色低碳理念加持,天马行空的服装设计增添了些许故事感。回到现实生活,人民群众对于绿色消费的选择则更需夯实体制机制的支撑。
有业者认为,消费生活领域的绿色转型,尤其需要源头、过程、终端等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特别是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等。试想这样一幅画面:同样在超市选购饮品,倘若缺乏“碳标签”,消费者便无从考证每瓶饮料从生产到上架过程中具体的碳排放量。如果有了清晰的碳标识认证制度,消费者就能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绿色低碳生产。
绿效力:环境整治与污染防治
在绿色循环利用的新理念下,钢渣上长出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朱嘉奕 摄
绿色低碳,不只为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一组组具象数据,更关乎这座人民城市看得见的“蓝天白云”。
加快打造“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中,宝山区坚持统筹环境整治与污染防治,并锚定关键领域——绿色建筑。
作为工业物流大区,如何处理工地、路面扬尘一度令相关部门颇为头疼。正处于密集建设期的吴淞创新城,不乏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亟须通过推广绿色建造方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果。对此,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明确发展方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优先选用绿色建材,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事实上,绿色建筑已成为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至少40%的碳排放量来自建筑。作为国内最早发展绿色建筑的城市之一,上海以地方立法护航产业发展。《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本市探索建立建筑领域参与本市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逐步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建筑纳入碳排放管理。
这与宝山区的试点方向不谋而合。由中冶检测建设的建筑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在酝酿中,其自身定位于绿色建筑领域的“三甲医院”,把绿色建筑的碳减排作为核心任务,将功能覆盖延伸至碳排放核算、碳资产管理等重要环节。
在不少从业者看来,相较于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建筑面临的困难考验更复杂艰巨。譬如,从产权来看,包括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等。再如,从建设到运维,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体现于全过程、全周期,尤其需要管理机构具备绿色化的专业运营意识与能力。
眼下,宝山区正以公共绿色建筑为切入点,酝酿出台碳减排量认定标准。截至今年8月,宝山区共对14个出让地块,在土地出让意见征询阶段提出可再生能源利用(光伏等)指标要求,并开展吴淞创新城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等。
针对新建建筑,宝山区也提出了诸多“绿色标准”。比如,积极推进新建建筑光伏建设比例提升,新建政府机关、学校、工业厂房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其他类型公共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30%等。
绿色低碳转型,这是一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各领域的技术变革、理念重塑,无法仅依靠几个部门的单打独斗。两年多前,宝山区在全市层面率先探索了机制创新,创新设立了绿色发展科。如今回看,不少亲历者感慨,这一创新机制颇为“解渴”。以往,关于绿色发展的相关职能分散于发展改革、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绿容等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科室。绿色发展科成立后,其不仅能统筹绿色低碳转型相关事务,还能填补“九龙治水”格局下产生的治理缝隙。由此,从企业到部门,一旦遇上绿色发展之困,都能找到人、办得了事,形成聚沙成塔之效。
从政策制定到搭建平台,从企业减排到个人降碳,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每一个“我”的内生动力,也需要久久为功的努力。
正举全区之力建设“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的宝山笃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则会为人带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