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红色土地,红色基因在我们每个其一人的血脉里流淌。”火热的7月,大学生实践团陆续来到丹徒区上党镇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其一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何艳波每次站在烈士何其一的塑像前介绍时,都会这样深情开场。
上党镇其一村,原名下会村。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烈士何其一,烈士家乡下会村和周围村庄合并为其一乡,1983年改称其一村。
关于何其一的故事,村里的老弱妇孺几乎都能说上两句。1920年7月26日,何其一出生于下会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昆仲四人按“英、雄、豪、杰”排列,其一居长,原名何其英,参加革命后改“英”为“一”。
1938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挺进茅山地区,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9月,战地服务团来到下会村,18岁的何其一参军,在村里组织“青抗会”“妇抗会”。1939年4月,他赴皖南中共东南局党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4个月后,他回到家乡成立中共下会中心支部,建立游击小组开展抗日防匪护村武装斗争。
下会以东15里有丁庄据点,以北16里有上党据点,西南8里有白兔据点,北面2里是上会据点。日伪军频繁下乡“扫荡”,老百姓深受其害,而敌人每次下乡抓人,都有汉奸告密、带路。何其一决心对卖国求荣的汉奸予以镇压,打击敌人嚣张气焰。他的抗日活动使得日伪军大为恐慌,几个据点的日伪军轮番到下会村疯狂“扫荡”。
敌人无法抓到智勇双全的何其一,就对他的父亲、弟弟和妻子下手。即便如此,也没有吓倒何其一。相反,他在抗日斗争的烽火中锻炼得更加坚强。1939年年底,何其一担任中共镇丹金县委宝北区组织委员,1940年6月任宝北区委书记。
令人痛心的是,正当何其一政治上日趋成熟、带领大家积极抗日时,1941年10月中旬,他从丹阳参加县委会议回程路上,因连日奔波疟疾复发,在一联络员家稍事休息时,被汉奸告密,壮烈牺牲,年仅21岁。
“壮志未酬身先卒,回眸今朝其一村。”这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所作。其一村的红色种子,自此种下。
上党镇烈士陵园位于其一村境内,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陵园中央。何其一的塑像立于旁边院落。塑像目之所及,便是美丽宜居的其一村。
“村名为烈士名,意在让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这是我们始终坚持并代代相传的。”记者看到其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晓斌时,他正在接待前来咨询的村民。村里现在常住人口1700余人,老年人居多,遇到生活上的问题,他们第一时间想到村委会。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注重以党建带动村庄建设。“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江苏省‘百十千’示范工程”“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委会的荣誉墙见证着革命老区的红色传承。
在众多荣誉中,“江苏省校外教育工作优秀辅导站”尤让其一人骄傲。2002年,那时候的其一村经济还相对比较薄弱,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比例一度高达适龄儿童的80%。村党总支原书记何昌义与几个老村干部、退休老教师商量,建立了校外辅导站。22年来,校外辅导站定期为留守儿童服务,开展各类活动。如今,81岁的何昌义依旧坚守在一线。总有人问他,你图什么?他说,就图这片红色的土地长出的苗棵棵都根正苗红!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硬化的主次干道、道路两边全覆盖的路灯、人民广场上定期开展的娱乐文化活动……如今的其一村,“美丽宜居”的头衔,不仅在荣誉墙上,更在现实生活中。
今年41岁的何卉当年跟随父母到市区上幼儿园,因为有家乡口音,被同学笑话。“那时候就想,以后不要回老家了。”如今,她不仅经常回其一村,还把上小学的两个女儿带回来,“这么美的地方,这么好的传承,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滚烫的路面阻挡不了大学生实践团的脚步,滚烫的心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记者 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