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阜阳:逐“绿”前行 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

  每天用掉近1万吨煤,厂区里却看不到一粒煤渣;光伏板采光从单面变双面,发电效率提升近20%;废旧锂电池经过综合循环利用,资源再利用率达到98%……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每天都在阜阳发生。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下,传统农业大市阜阳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逐步实现从“农”字当头到高端制造业聚集地的华丽转身。

  提升“含绿量”

  绿色“家族”不断壮大

  12月17日清晨,驱车行驶在皖北平原上,还没到阜阳市颍东化工园区,就看到几个“大烟囱”耸立着,“大嘴”喷涌着白色烟雾。

  “‘大烟囱’是循环水冷却塔,白色的烟雾是水蒸气。”安徽昊源化工集团环保科负责人于信誉说,为保持工厂正常运转,需要用温度较低的循环水对设备等进行降温。换热后循环水温度会上升,需要到冷却塔里通过水蒸发和空气逆流接触进行降温,从而产生水蒸气。

  即使是产生的废水也能得到充分利用。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变成中水,剩余盐分较高“浓水”进入零排放装置。“我们将水中的盐分进行浓缩分质结晶,提取出氯化钠、硫酸钠等成分,变成工业盐产品。既解决了‘浓水’处理问题,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于信誉告诉记者。

  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省级“绿色工厂”安徽昊源化工集团通过技术合作,对空分尾气中的氦气、氖气、氙气等稀有气体进行提纯,用于航空航天、芯片制造的原材料;物料储罐的呼吸气进行收集处理再利用;通过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将炉渣、汽化渣变成加气块等建材……

  “我们以绿色创新的理念,高标准建设新厂区,打造‘花园式’工厂。”安徽昊源化工集团副总经理潘家成介绍,公司每天用煤接近1万吨,但厂区里看不到一粒煤渣。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向“绿”而行,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是阜阳市加快工业制造业绿色化、高端化、信息化发展,系统推动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阜阳市以梯队培育方式创建绿色工厂,引导重点企业对照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标准不断规范提升,促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截至目前,该市已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6家、省级绿色工厂40家,整体数量稳居皖北第一、安徽省前列,绿色“家族”不断壮大。

  优势变胜势

  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室外寒气逼人,但在位于阜阳市颍上经开区的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却干得热火朝天。焊接、排版、层压、装框……在工人的操作下,加工设备有条不紊地高速运转着,不用多时一套光伏组件就制作完成。

  与常见的光伏组件不同,该公司生产的是双玻高效光伏组件。“简单地理解就是,常见的光伏组件是单面吸收阳光,而我们的产品可以双面吸收阳光。”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成根说,相比之下,双玻高效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将近20%。

  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创新和销售于一体的光伏企业,于2019年入驻颍上经济开发区。在该公司的带动下,一批相关产业链企业陆续入驻颍上经济开发区。

  产业集群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加入,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

  占地315亩、年产3GW钙钛矿光伏电池组件生产项目启动起来,万度光能(阜阳)产业园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加快建设进度。

  “预计2026年年底全部建成。”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钙钛矿光伏技术可以采用简单的印刷技术进行制备,与晶硅电池相比,具有生产投资成本低、组件制造成本低、组件弱光发电特性好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下一代超廉价光伏技术。

  近年来,颍上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光电器件产业集群,形成“上游光电原材料和装备—中游面板及模组生产—下游智能电子终端”的产业链条,培育相关龙头、骨干企业140余家,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亿元以上企业14家、十亿元以上企业3家。

  目前,阜阳市拥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家,分别是颍上县光电器件产业集群、界首市绿色功能高分子产业集群、太和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界首市动力电池制造及综合回收利用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胜势。

  资源“活”起来

  经济发展“节本增效”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这句话在阜阳市得到很好的印证。

  一块废旧锂电池,经过自动传送带进入自动粉碎系统,变成一粒粒黑粉,再经过浸出除杂,提取出有用的物质——锂,作为锂电池原料重新使用。这样的资源回收情景,每天都在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上演。

  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界首市田营工业园区,合作客户包括比亚迪等多家新能源头部车企。最近,该公司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废旧锂电池全自动带电破碎、精细分选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产能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60%以上。“目前,我们能使废旧锂电池综合循环利用率达到98%以上。”公司行政经理王阿红说。

  阜阳市构建了“原料回收—绿色再生—材料/零部件智造—终端产品”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发展链条,全市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锂等产能合计达290万吨,完成工业产值741.9亿元,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南都、天能、骆驼、超威、江淮汽车中重卡、比亚迪、立讯精密等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头部企业相继落户阜阳。

  2023年,该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突破800亿元,先后荣获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阜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了工业用水效率,提高了工业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并成功培育和建设了一批绿色工厂,加快了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力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5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