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家门口慈善”让救助“特快直达”

免费热水、急救药箱、指路向导、盖章打卡……伯先路和宝盖路的交叉口,有一个小小的“亭子超市”——金山街道慈善超市,规模不大,意义不小。由于这里位于西津渡文化街区,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慈善超市就成为街道志愿服务实践站,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游客购买的正价商品将有10%捐赠给润州区慈善总会,这里成为镇江“家门口慈善”的一个小小“窗口”。

“慈善超市的物资均由爱心企业提供,委托我们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低保户、特困、优抚等特殊群体进行售卖。我们鼓励居民和爱心人士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积分,用积分在慈善超市换取物资和服务,营造人人投身慈善,慈善服务人人的社会氛围。”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镇江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充满慈善情怀和仁爱温度的城市,大爱精神、慈善基因绵延传承、历久弥新。进入新时代,大爱镇江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更鲜明的奋斗指向。全市各级慈善组织接续历史荣光,全面推进社区慈善创新转型,全力提供“家门口慈善”服务,着力推动人人参与慈善在镇江大地蔚然成风,奋力书写“镇江很有前途”的慈善时代答卷。

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募集慈善资金23.08亿元,救助支出12.33亿元,救助424.56万人次;市本级累计募集慈善资金5.63亿元,救助支出3.57亿元,救助215.51万人次。在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发展指数”测评中,镇江列第19位,被评为七星级城市,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面建成。全市710个村(社区)“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部建成,比省定计划提前半年完成,走在全省前列。共组织实施1049个项目,募集资金3501.14万元,注册上线人数9.1万多人,受益人数4.2万多人。困难群众普遍受益,基层干部一致好评。

“慈善助医”项目成为江苏响亮品牌。项目实施16年来,支出慈善救助金1.55亿多元,救助困难群众62万多人次。该项目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小敏在今年1月召开的省慈善总会四届三次理事会上指出,“镇江市慈善助医阳光工程开创慈善医疗救助制度化的先河,成为江苏慈善助医一个响亮品牌”。

“救急难防返贫”项目持续加大力度。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城乡低保家庭,因病、因残、因灾和突发意外等急难情况,镇江市慈善总会给予重点援助和救助,大幅度提高救助标准。2021至2023年“救急难防返贫”项目,救助困难对象329人,救助金额568万多元,人均救助1.73万元。最高的一户,因有白血病患者,救助达20万元。

“校园慈善文化”育善工程全面实施。至2023年底,全市圆满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五个一”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向善向上•健康成长”校园慈善文化育善工程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品牌”。

2023年以来,全市慈善系统着力推进基层慈善创新转型,开展“家门口慈善”服务试点工作,解决了困难群众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中华慈善总会、省慈善总会先后多次来我市调研,对我市推进基层慈善创新转型、提供“家门口慈善”服务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我市全面推开、形成特色、打造品牌。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关于全面推进社区慈善创新转型,全力提供“家门口慈善”服务的实施意见》。今年先行在全市培育“家门口慈善”示范镇(街道)15个,计划通过两年把“家门口慈善”打造成全市域的慈善服务品牌,争创“江苏慈善奖”。

下一步,全市慈善系统将以镇(街道)慈善社工站、村(社区)慈善社工室和“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为载体,逐户逐人调查,建立帮扶台账,制作帮扶对象分布图并动态更新,构建“慈善+社工+志愿者+网格员”的协同帮扶救助机制,以及1个困难户由“1名党员+1名网格员+1名志愿者+社会力量”参与的“1+3+N”的服务专班,变困难群众上门求助,为积极主动下去救助,明确责任、挂图作战,做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精细管理、优质服务”,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彰显基层慈善创新转型特色亮点,进一步擦亮“大爱镇江”品牌。(记者 朱秋霞 通讯员 朱庆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5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