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要闻

湖州师范学院坚持“四学”理念 加速“创大拼‘博’”

ESI全球前1%学科数和学校ESI综合排名位居省内同行前列

  前不久,一则好消息传来。2024年湖州师范学院新增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至此,该校数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6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位居国内高校227位,ESI全球前1%学科数和学校ESI综合排名均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喜人成果的背后,正是湖州师院坚持“学生为本、学者为重、学科为基、学术为要”的“四学”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湖州师院介绍,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工作时对学校提出,把师范学院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19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创大拼‘博’”,在“教育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答卷上书写新的篇章。
  以学生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去年4月,学校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湖音新青年”成为该校贯彻“六有”人才培养要求的生动写照。这些年,学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擦亮思政品牌,把理论带入乡间地头、工厂车间,为学生思政实践课程带来全新体验。目前,学校已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荣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校称号,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6门……
  该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不断,先后推出了卓越人才培养的安定书院,建立了涉外知识产权创新班暨家本班等。最让学生欣喜的是,从2024级开始,大一到大三都有一次转专业机会,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充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聚焦学生实践创新,培育“明体达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立了政校社企村协同的育人机制,培育了青创空间、青年艺术家驻村基地、罗氏沼虾科技小院等一系列实践创新基地。
  引进高层次人才一直是湖州师院提升学术竞争力、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以学者为重”理念的核心举措。去年底,汇聚国内外医学界顶尖人才的转化医学院士论坛在该校举办,4位院士带来了高水平学术报告,引起了师生的强烈共鸣。
  有了人才,创新与活力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翻开湖州师院人才成绩单,在过去的一年,学校引进学术骨干、优秀博士以上人才53名,其中发达国家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3名,省级领军人才3名,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0%。21人次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2024榜单,1人入选IEEE ISPSD名人堂……同时,学校以教学竞赛为抓手,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本领,在省级教学赛事获奖31项。
  有关学科建设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去年10月,软科发布2024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湖州师院建有学术型硕士点的4个一级学科全部上榜,上榜率100%。湖州师院介绍,过去的一年,学校分类推进5个博士点培育学科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资源整合和条件保障,如今已实现硕士点和研究生教育二级学院全覆盖,拥有硕士点23个。
  地方院校的成长,离不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该校持续推进“3+1”平台建设,1项600万元重大专利成果成功实现转化,与吴兴区共建附属安定中学,与南浔区共建“南浔文化研究院”,坚定不移打造高水平大学与城市命运共同体。
  目前,该校已连续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学校为申报单位两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批数量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8项、新添1家省级国际合作平台、1项省“尖兵领雁”项目获立项公示……湖州师院“高水平科研平台”这块学科高质量发展基石越筑越稳。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营造良好学术氛围,通过胡瑗导师书院、各类全国性学术会议等平台,结合地域优势开展“两山”理念、长兴方言等研究,推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州师院将始终牢记嘱托,继续坚持以‘四学’理念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不断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跑出创大拼‘博’加速度!”湖州师院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1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