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要闻

宿豫:让农民从“会种地”迈向“慧种地”

初冬时节,天高云淡。近日,宿豫区新庄镇籼米种植大户郭汉刚的心情很是惬意。

11月8日,记者走进郭汉刚的家庭农场,地里正在进行小麦播种。“今年水稻已经收完了,亩产在650公斤左右,800多亩地收了500多吨,比以前增产10%左右。”比丰收更让郭汉刚开心的是,现在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

“我们手机里安装了籼米智慧管理APP,坐在家里就能查看稻田的水深、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等数据,如果超标系统也能直接发出提醒,智能化监控既省心又放心。”郭汉刚满意地说,现在种地这个“体力活”已经变成了“脑力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轻松。

那这些数据究竟从何而来?

记者沿着宿迁万亩籼米基地核心区前行,在道路两侧,每一个土地片区里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监测设备。

据宿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局副局长程西鹏介绍,这些设备可以监测土地的肥情、虫情、墒情等“五情”状况,还可以对灌溉水质、气候条件等进行监控,采集得到的数据会汇集到基地中心位置的数字化户外基站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完再全部传送到宿迁籼米智慧管理中心。

郭汉刚手机上所看到的数据也就来源于此。根据这些农情数据,他可以提前对水稻生产中各种不利因素进行预测、预判,实现精准作业。

除了详细的数据分析,郭汉刚的手机端还有个专家库,专家们会根据土地的实时情况,给农户一些专业的管理建议。

“什么虫,用什么药,用哪个厂家的药,一打开专家库一目了然,有问题也可以线上直接咨询。”郭汉刚感叹现在种地不仅更精准也更专业。

程西鹏告诉记者,籼米智慧管理APP、数字化户外基站与宿迁籼米智慧管理中心组成了完整的宿迁籼米智慧管理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宿豫籼米种植区个别地块小、多、散,农技推广人才和知识体系薄弱,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应用率低,管理粗放,投入大、经济成效低等问题。

经过综合测定,通过宿迁籼米智慧管理平台的应用,宿迁籼米万亩种植基地可实现节约人力成本约40%,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约15%,增产约10%左右。

目前,该平台已经荣获农业农村部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并载入《中国农业大事记》典型在全国进行推介。今年11月4日,中央网信办发布《2024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优秀案例拟入选名单公示》,总计30个优秀案例入选,“宿迁籼米智慧管理信息平台”也名列其中。(记者 刘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