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长三角旅游攻略

游瞻园,寻觅金陵城里的一场“游园惊梦”

  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有“金陵第一园”之誉。

  瞻园坐落于繁华热闹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闹中取静,像一位历经风霜的老者,蛰伏在这片闹市的一隅,兀自泰然,内涵乾坤。以其半湾碧水,满园风雅,守望着秦淮桨声里的历史岁月。

  瞻园坐北朝南,大门在园子的东半部。穿过宽阔的马路行至瞻园的大门,抬首可见门头悬一匾书“金陵第一园”,系赵朴初先生所题。下方的一个小匾是乾隆皇帝的御书,左侧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

  往两侧看去,门口一对石狮子相互对望,与大门比邻而立的是太平天国的纪念碑。路两旁的梧桐树足有两人环抱粗,细长的树枝像蛛网交织在一起,将行人罩于树下,拢去了夏日的炎热。

  眼前便是瞻园了。几百年来,“金陵第一园”的光环熠熠生辉,它是明代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西圃,清朝江南布政使的办公地点,太平天国杨秀清的东王府,也是中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瞻园叠经明、清、太平天国、民国与当代,和江南多数园林一样,沿革复杂,园貌历经变迁。

  但总体上,瞻园仍然沿袭了江南园林风格,布局典雅精致,园林风光秀美,许多电视电影均选择在这里拍摄,比如87版《红楼梦》、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的白府等就是在这里取景。

  带着一份激动与敬意,迈步走进瞻园。瞻园的故事起源于明朝,当时朱元璋迁入新落成的皇宫(即明故宫)称帝为王,将旧邸吴王府赐给有功的徐达,但徐达拒不敢受。朱元璋便在吴王府不远处,为徐达新建一座魏国公府,而瞻园,当时是魏国公府的西圃。后经徐氏后代扩建,明朝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

  到了清朝,瞻园的主人便如走马灯般更换。由私人园林,摇身变成各任江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与人事的官员)的办公地点。乾隆皇帝,五下江南,二次到此。这位盖章题字达人,大笔御题“瞻园”二字,为瞻园增添几分帝王之气。因为实在太喜欢了,乾隆回到北京后命人在圆明园复刻了一座“如园”,意为“如同瞻园”。后来,如园随着圆明园的毁灭香消玉殒,而瞻园,则在城南的繁华闹市中,依然留存着昔日的盛世风采。

  太平天国时期,瞻园曾为东王杨秀清王府。在喧闹的蝉鸣声中,越过两排高大的香樟、四架太平军的大炮,走进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如同走进这段历史的滚滚洪流。这儿的团龙马褂、太平天国印书、铜炮、田凭、钱币、地方志、官署档案、名人函件等,便是这洪流中的一个个浮标,牵系着当年历史的浪潮翻涌。

  瞻园如今被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西部则保留了大明王府的花园风貌。徜徉其中,只觉空间无限,山水意趣,深得园林之旨。当园林风情与历史文化交织,瞻园便有了鲜活深邃的灵魂。

  瞻园虽不大,却颇具特色,以山、水、石为主景,山林挺翠、曲径通幽。正逢梅雨季,园子里的柳树、松针、青竹经过雨水的洗礼,变得格外青葱翠绿。

  漫步其中,只见绿荫映着朱漆,典雅非凡。步入盛夏,红艳的石榴花已然褪去,只留下热得涨红了脸的石榴籽,垂于枝条下,借着风力来回晃动,似是在热烈欢迎游人的到来。

  最爱白墙上的花窗和拱门,俨然天然取景框,可以一窥瞻园的风貌:光影与绿植更迭,巧夺天工的假山与叠石之间,淙淙流水倾泻而下,灵动俊逸。此情此景,颇有“树阴照水爱晴柔”之韵。

  更不用说,那碧波之上,禽鸟追着游鱼嬉戏,泛起的涟漪间都是生机与趣意,一扫夏日烦闷。

  踱步院中,只见错落有致的盆景组成一片绿植新世界,远望简朴平常,内里藏龙卧虎。善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江南人,硬是把盆栽做成了艺术品,寓大于小,小盆栽也能容纳下四季时节的更迭变化。

  闲逛之时,转而在观鱼亭入口处右边的墙壁上瞥见一巨形草书“虎”字,这便是瞻园的镇园之宝——虎字碑。这块碑宽约两尺,高一米半。碑上的虎字乃一笔挥就,字是虎,形也似虎,犹如一只猛虎在咆哮。

  尤为特别的是,此字暗藏玄机,虎字里藏有“富甲天下”四个字。初看未识,后方领悟。细观此“虎”字,一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仰天长啸,真不愧为“天下第一虎”。右下角落款处写着“邵道人”,一说作者是刘伯温,一说是民国时期担任汪伪南京政府考试院院长的江亢虎题写,奈何真实信息已无从考证。

  瞻园之中,除了“虎字碑”,最有名的莫过于“铜亭”。穿过山石嶙峋的南假山,沿着西假山蜿蜒的小路,便抵达扇亭。扇亭原为铜亭,因其形同折扇,得名“扇亭”。

  铜亭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调建筑,可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亭下挖有山洞,天冷可生火驱寒,犹如西方壁炉设置,更因铜为建筑材料,传热散热效应高,取暖效果更胜一筹。冬日里,文人骚客聚集在暖亭中,赏雪吟诗,实在风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写徐咏(徐达第十一世孙)雪夜赏梅,便提及铜亭的威力。如今,旧铜亭已不在,只留下一个山洞,已被堵封,通不到亭子的底部了。

  离开扇亭,往北稍走,便抵达岁寒亭。它与扇亭一样,把瞻园风花雪月的气质,又推向高潮。

  往北来到南北鸳鸯厅格局的静妙堂。静妙堂的东面有一株紫藤架,这紫藤已有300余年树龄,被列为南京名木古树。北面也有紫藤,大概是明末清初的时候种植的。

  被一场雨浸润过后的紫藤,绿的浓郁,散发的植物清香让心情也变得安宁沉静。几百年来的江南风情与沧桑底色,想必都被这盘旋的虬枝看在眼里,最终融为一架倾泻的绿,成为后人休憩纳凉的一方天地。(陈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98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