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穿上法官袍,化身“小法官”;拿起木块跟随传统工艺,“箍”出来的木桶滴水不漏;博物馆里,各种红色文化让人目不暇接……今年暑假,南京秦淮区开展26场博物馆公益研学活动,覆盖区内9家博物馆,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博物馆研学热潮。
寓教于乐,学生化身“小法官”
“遇到危险小学生是否要见义勇为?”“与同学发生矛盾,是自己解决还是求助老师?”……7月15日下午,秦淮区博物馆研学活动司法研学第一期在南京镜见律师博物馆举办。30名小学生在参观之后,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模拟法庭现场,小学生们针对不同的辩题发表自己观点,结合自身经历,现身说法。
活动现场邀请了秦淮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介绍法庭中不同席位的职位职能,同时讲解了法官袍、律师袍、未成年保护法等一些法律相关的常识。从法官到陪审员,再到辩护律师,小朋友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足足过了一把现场判“案”的瘾。
双塘小学的学生杨安芷今年第一次参加博物馆研学活动,扮演了律师和法官两个角色的她十分开心,她说:“我很喜欢这样形式的活动,这一次我看到了真实的法庭,也了解了很多法律相关知识,以后遇到问题我要学会通过法律保护自己。”
遍地开花,26场研学掀热潮
南京镜见律师博物馆的研学活动,是秦淮区博物馆研学活动司法研学第一期。今年暑假,各种丰富多彩的暑期公益研学在秦淮区的多个博物馆遍地开花。
由于研学活动是公益性质,且形式新颖、内容鲜明,一期活动报名通道开放后,不到十分钟就人员“爆满”。“第一期没报上名,这次终于报上了!”王梦媛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7月16日晚8点,第二批研学活动报名通道开放后,她就为孩子报名永银钱币博物馆的“红色金融故事”研学项目。
位于老门东的南京名城老字号博物馆内,20余名小学生学习了箍桶制作;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里,“文物小医生”们,学习文物修复相关知识,“看革命遗址,听红色故事”系列活动则带领学生挖掘明远楼的红色故事,打卡南京的红色文化地标……据悉,秦淮区将博物馆研学按活动主题,分为红色研学、文化研学和司法研学三类,共开展26场博物馆公益研学活动,覆盖区内9家博物馆。
“学”“游”融合,传承秦淮文化
“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选取区内的精品研学项目,以公益活动的方式邀请区内中小学生体验实践。”秦淮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秦淮区七彩暑期的博物馆公益研学活动,通过主题化学习、传统手工艺体验等多种形式,“学”与“游”融合,让孩子们感受秦淮文化的魅力,涵养家国情怀。
据悉,秦淮区的各个博物馆将继续研究深化博物馆优秀研学项目,做好秦淮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博物馆研学项目已成为该区博物馆的主要发展项目之一,依托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博物馆属性的多样性,按照“一馆一主题”“一校一品牌”的部署,呈现秦淮区丰富的研学主题、高质量的研学内容和多领域研学项目。通讯员李可欣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田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