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两化”改造:制造业“破茧”闯新路

【领学】

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 孙俊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着力点。

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涵盖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范式,是当前创新投入强度最高、创新载体最密集和创新成果涌现最多的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在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方面找准赛道、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一方面,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通过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工艺流程和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进而优化提升供给侧要素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本身会不断扩大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形成推动制造业“两化”改造的需求侧动力。由此,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形成了需求侧激励与供给侧推动的良性循环,在赋能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前沿原创的科技创新基础和新领域新赛道。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浪潮中,嘉兴抢抓国家新型技术改造试点机遇,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数字化、绿色化一体推进为核心的“两化”改造,加速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助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破题】

毫厘之间彰显“真功夫”

昨天,记者在位于嘉兴南湖高新区的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的车间内看到,一个个灰色的曲轴箱经传送带到达绿色仓位,机械臂灵活自如地挥舞,旋转、抓取、打孔一气呵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精密设备在毫厘之间彰显“真功夫”。

“曲轴箱打孔,必须达到超微米级的控制精度。比如气缸孔的圆度,要求小于1.5微米,哪怕超出0.1微米也是不合格的。”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邹文忠表示。

0.1微米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人的头发丝,平均直径70微米,0.1微米就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700。”邹文忠形象地解释。

控制如此精准,源自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企业从生产端入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数字赋能”“节能降碳”两条赛道,加快推进“两化”改造,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些年,加西贝拉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在邹文忠看来,这是一步“不得不下好的棋”。

“从2011年开始,企业陆续开设了新的分厂和生产线,大规模‘机器换人’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邹文忠回忆道,当时,四期扩产的一条生产线即将投产,需要招工280多人,不料招聘遇冷,公司只得将岗位工资从3000元增加到3500元,但也只招到了140多人,这也导致投产时间比原计划晚了整整6个月。

2011年至2014年,加西贝拉推进“机器换人”,在产能增加35%的前提下,实现操作人员减少近700人,每年节约人工成本4200万元,产品不合格率下降了50%。从“机器换人”到“机器人+”,从“智能化改造”到“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这家全球冰箱压缩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一直在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近3年来,加西贝拉保持着世界冰箱压缩机行业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25%。今年上半年,公司最高月产量超过500万台,成为全球冰箱压缩机行业月产量首家突破500万台大关的企业。

实际上,数字技术赋能制造升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智能化不难,难在将智能‘集成’。”邹文忠介绍,这几年企业打造了数字系统,数据覆盖了订单、产品、成本、生产等各环节,打通了数据壁垒,提升了数据利用效率,但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去年6月,加西贝拉启动了装配车间“大改造”,率先对2条生产线进行改造,而这2条生产线改造从立项到启动,前期就用了3个月时间,其间要应对订单交付、知识产权等各种问题。仅针对集成方案,公司技术团队与供应商就召开了不少于10次的研讨会。

攻克难题的过程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这也让后期改造的推进变得顺利起来。今年2月,公司又完成了2条生产线的改造,今年3月,再新增1条自动化生产线。公司技术管理部副部长郑爱武说:“一般来说,1条自动化生产线从开工到投产,能在6个月内完成就已经算是高效了,没想到我们5条生产线的改造和新增累计才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实在是超乎想象。”

这5条自动化生产线投资1.5亿元,增加了近100台机器人,人均装配效率提升了15%。今年上半年,加西贝拉实现产值30多亿元,同比增长超20%。“我们的研发投入每年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去年就投入了3亿元。”郑爱武表示。

如今,在加西贝拉,一条生产线每5秒就会下线一台压缩机,14条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每天的产量能达到15.5万台。“未来,我们将打造无人工厂,方案正在制定,准备引进AGV小车,实现机器人搬运。”郑爱武信心满满。

“两化”改造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也让企业看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2022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数字化、绿色化一体推进为核心的“两化”改造,目前已累计实施项目6472个,拉动技改投资1243.36亿元,全面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0水平全覆盖和重点用能企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

今年,嘉兴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024年度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成为全省唯一的地级试点市。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嘉兴全力打造“两化”改造升级版,更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

不让企业在改造浪潮中掉队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

从“制造”到“智造”,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郑爱武看来,“两化”改造是大趋势,但过程充满挑战,“比如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对IT技术进行升级,还需要生产端与数字系统的融合,真正实现智能化生产,让‘智造’释放更多活力。”此外,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

当前,嘉兴正大力推进“两化”改造,众多制造业企业参与其中,拥抱这一变革。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优秀场景8家;认定省级未来工厂及培育试点企业13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8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9家,全市新智造绿色企业群体规模进一步壮大。

嘉兴市经信局副局长许峰表示,“两化”改造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不让企业在这一浪潮中掉队。嘉兴将在“两化”改造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点线面”结合纵深推进“两化”改造,梯度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新增省级未来工厂(试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世界“灯塔工厂”等,加快重点集群和园区的改造进程;抢抓“两新”政策机遇,实现“两化”改造新突破、新提升;推动“两化”改造与“两业深度融合”相结合,以新技术催生新业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