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如东大地呈现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多个重点工程项目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众多企业的生产车间内,机械轰鸣,人影穿梭。各个项目现场的一线工人们坚守岗位,加足马力、分秒必争,推动经济发展“加速跑”。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1—8月,如东实现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7%、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县列省重大项目8个,数量居全市首位;列市重大项目25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年开工率达100%。项目建设之“火”,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精“招”抢蓝海
初秋的如东洋口港,生机勃勃、繁忙有序。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厂区内,两条250万吨的PTA产线与8套30万吨的聚酯纺丝产线正全力运转。厂区大门前,一辆辆货车即将满载货物驶向全国各地。
作为如东新材料产业的佼佼者,江苏嘉通项目总投资额超250亿元,年产500万吨PTA和240万吨功能性纤维,去年底一期项目已全面投产。企业总经理俞洋透露,江苏嘉通作为涤纶长丝生产巨头桐昆集团的首个省外项目,落子如东洋口港,正是看中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这里不仅位于上海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而且土地资源充裕,港口条件优越,环保安全规划科学合理,公用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周边百公里范围内,太仓、常熟、吴江、张家港、无锡、宿迁等传统纺织市场星罗棋布,为企业产业的辐射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今年,如东县紧扣主导产业、重点链条和“链主”企业,精心绘制产业链“图谱”,大力开展精准化、专业化的产业链招商活动,招引到越来越多江苏嘉通这样的“链主”项目落户。其中既有32个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项目,也有国机巨电、燕京啤酒、长江三峡共享储能二期等央企、国企项目,为如东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在“链主”项目的强大“虹吸”效应下,如东县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优项目、好项目,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如东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1个,其中5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3个,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个。全县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新竣工项目14个。
向“新”攀高峰
走进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九州星际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8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细如发丝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总经理朱建军介绍,这8条生产线于上半年刚投入使用,而订单早已排至年底。预计今年底,将有2个车间共16条生产线投产,明年则将实现全面投产,年产能达到2万吨,届时九州星际整体产销量将占全球的50%以上。
作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企业和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九州星际以创新为引领,瞄准“高新+尖端”,大力推进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为如东新材料产业集群注入了强劲动力。
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任务,如东以推进优质产业项目为“新质”筑基、为经济蓄力。全县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体系,精准瞄准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拉满项目建设之弓。今年1—8月,全县成功招引科创项目102个,同比增长43.7%,创下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3%;远东高端海底电缆、恒诺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等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项目有序建设,将成为向“新”而行的新增长点和强动力源。
与此同时,如东积极聚合“向新力”,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如东阳光岛已集聚中石油、国信、协鑫、华润等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共同瞄准千亿蓝海LNG产业,加快强链及产业配套建设。全县还实施了6个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占全省规划总量的17.4%,进一步巩固了如东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如东全方位助力企业“焕新”步伐。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完成95个千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8家企业成功获批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税收优惠4.19亿元……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共同筑牢了如东新质生产力的“底座”。
优“境”育沃土
位于如东洋口港临港工业区的金红叶纸业(南通)有限公司内,包装车间机械手臂上下翻飞,将一包包生活用纸产品码放整齐。该项目作为如东有史以来投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产业项目,总投资高达450亿元,旨在打造全球最大的智能化、环保型生活用纸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于去年正式投产,年产78万吨生活用纸。
“如东县和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成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班,以‘全流程代办、全天候跑腿’的方式,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服务,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见证了企业从落户到运营生产的全过程,企业总经办的林威助对如东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如今,总投资139亿元、年产12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的二期强链项目已完成报批手续,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企业的获得感,得益于该县不断改革创新和自我加压推出的全新服务流程。从选址到投产,从人才到研发,如东县围绕项目所需的各项服务与要素,成立项目服务专班,用超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有信心在该县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
项目引进签约是基础,保障项目落得下、快建设、发展好是关键。为了跑得更快、飞得更高,如东对重大项目的服务提出更高要求。“26℃温馨服务直通车机制”是其打造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帮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提出诉求、解决问题。
“26℃温馨服务直通车机制太贴心了,帮助企业第一时间解决诉求,让我们更有信心在这里大展拳脚。”日前,九九久新材料、恒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两个省重大项目相继取得部分主体施工许可并开工建设。项目负责人谈及这一暖心机制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如东县发改委主任于海杰表示:“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分析研判,‘一企一策’助企解难,重点挖掘和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未来,如东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加坚实的支撑,让产业发展“亮色”更耀眼。
日报记者 刘璐 吴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