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回顾总结2024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今年,全市实施城建项目149个,完成年度投资103亿元,其中,市区实施城建项目103个,完成年度投资80亿元。
2024年,全市住建系统干部职工克难奋进,以实干实绩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服务大局稳经济促增长,全年发放房票2229张、面额20.25亿元,市区房屋“以旧换新”成功签约260户,全市在建改善型高品质住宅项目6个、总套数2818套。住有所居强保障惠民生,15676套保交楼任务实现100%交付,52个保交房项目交付率达到95%;全市改造老旧小区55个,改造面积130万平方米。聚焦重点补短板提品质,全市实施城建项目278个,完成投资116亿元,143个项目竣工。深化改革夯基础促转型,在全省率先推行“技术标、商务标”两阶段评标法,得到省住建厅的充分肯定……会议对2024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特别贡献奖、先进个人等进行了表彰。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绘就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着力释放高品质住宅需求,每个板块打造1-2个
高品质住宅项目。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完成改造11个项目,涉及居民3942户,筹集安置住房6704套。全面实施房屋“以旧换新”,坚持全市范围内房源通用,科学确定房屋价格,优化换购流程。不断深化房票安置工作,总结推广句容市房票安置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进一步提高房票奖励比例,合理调整房屋征收货币补偿标准,打通区域壁垒,确保房票全市通用。有序推进危房解危工作。认真完成“保交房”工作,实现52个保交房项目、10165套房屋100%交付。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原则上不再新建刚需房,刚需房主要通过存量商品房、二手房和租售并举等解决。
加快构建现代化建筑业产业体系。拓宽建筑施工领域,鼓励我市建筑业企业与央企组建联合体,积极进军轨道交通、桥梁隧道、港口航道、电力能源、5G新基建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鼓励到外省外市甚至国外争取工程,特别是主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模式。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长江路17-19号小区积水区整治工程,完成45座二次供水老旧泵房更新改造; 修缮直管公房69处,面积5683平方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稳妥推动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实现基础设施向镇村覆盖,积极争创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试点示范。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333”行动,完成8个达标区建设,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完成21条劣V类水体整治任务;今年底,我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8%,其中3个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力争达到100%。
全力推进住建行业改革转型发展。纵深推进招投标改革,丰富“两阶段”综合评估法的应用场景,优化评标入围方法,实现“优质优先、优质优价”。积极培育营商环境沃土,探索更优质更便捷更规范的审批服务流程,实现纵向联通的涉企行政审批全口径服务,做到工程建设项目只进“一个系统”、企业办事只进“一个中心”。推动工改再突破再升级,加快工改认领试点改革任务推进。助力房企缓解融资难题,确保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部纳入融资“白名单”。
进一步提升住建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开展既有建筑“安居”行动,为每一栋房屋建立从始至终的“健康档案”。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建”行动,全市所有新建项目模板和承重支撑以及外脚手架全面使用盘扣架,淘汰扣件式钢管等落后的工艺和材料。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燃”行动,全市改造老旧燃气管网51.3公里;分阶段完成具备改造条件的餐饮场所“瓶改管”工作,不具备“瓶改管”改造条件的完成“气改电”工作;计划完成丹徒区高资街道、谷阳镇和世业镇约360户村级住户燃气配套,同时完成市区5000户燃气民用户立管改造。(李溟 记者 方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