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2024全国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举办。本次大会以“科技引领稻米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龙头企业负责人欢聚一堂,共话合作。合肥粮食精深加工方面的优异表现,也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肯定。记者从大会上获悉,当前,全省稻米产业“点、线、面”立体发展格局正加快显现。
安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
“安徽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韦艾平表示,近年来,安徽省致力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大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站稳新台阶。
2023年,安徽粮食总产达830.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连续7年站稳800亿斤台阶。今年,安徽夏粮总产351.86亿斤,居全国第3位,再创历史新高。
韦艾平透露,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140.2万亩,累计建成6396.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6.9%。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1位,全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全省稻米产业立体发展格局正加快显现
稻米产业是安徽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韦艾平介绍,为了促进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徽着力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大力发展稻米等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立足稻米精深加工前延后伸“接一连三”促融合,加快构建稻米产业全产业链。
当前,安徽省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燕之坊杂粮、小岗蒸谷米、燕庄麻油、王仁和米线等一批行业“单打冠军”领跑细分赛道;芜湖大米、黄山有机大米、融合凌家滩人文历史的“含山大米”等品牌创新力日益增强。
此外,怀远县(糯稻产业)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沿淮糯稻、江淮粳稻、沿江籼稻、皖南高山特色稻米等产业集群特色明显,全省稻米产业“点、线、面”立体发展格局正加快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全省绿色食品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2万亿元,其中稻米产业产值1455亿元,同比增长6.7%;全省实现粮油加工业总产值3243亿元,持续居全国前列。以稻米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我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的新引擎。
合肥粮食精深加工获中国工程院院士肯定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是农业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目前,全市耕地面积723万亩,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300万吨左右,稳居省会城市第6位。
近年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合肥市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把“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理念融入农业强市建设,持续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目前,全市拥有粮油加工规上企业84家。今年1-8月实现加工产值87.9亿元,中粮粮油巢湖公司、益海嘉里合肥公司等企业产值超10亿元。
当前,合肥已涌现出光明槐祥等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燕之坊、王仁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粗粮膳食、米线等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粮食色选机是粮食精深加工领域的一项重要设备,以其高效、准确的分选能力,为粮食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认为,合肥市在粮食精深加工方面表现不错,尤其是在色选领域表现尤其突出。
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代表。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已经成为色选机市场中的龙头企业,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粮安天下稳。粮食从“田间”运到“车间”端到“餐桌”,做好精深加工环节节粮减损至关重要。新形势下,合肥市将不断加快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实现粮食资源的转化增值,就是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
建议打通难点堵点痛点拓展稻米产业发展空间
“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湖北省农科院院长游艾青表示,我国稻米精深加工尚处于初期阶段,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差异化,优质专用原料供应不稳定,企业经济效益较低。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游艾青建议,高起点发展运用生物技术、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堵点和痛点,有组织加强技术攻关,开展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以科技支撑推动行业进步。
同时,游艾青建议,要加强业态和模式创新,“积极探索稻米精深加工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定制化生产模式,拓展稻米产业发展空间。”
接下来,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推动联盟活动走深走实,提升服务效能;开展各类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的诉求和建议,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