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位于启东市汇龙镇城北工业园的南通海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一组组芝麻灰、芝麻白、芝麻黑等规格和形状不等的砖头分类展出。这是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再生砖。这些再生砖,前身是废弃混凝土、红砖,是来自全市各建设工地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如何变废为宝?我们走进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了垃圾产生、消失到重生的神奇过程。置身偌大的车间,方圆几十米码放着如小山一般的建筑垃圾。在这里,收集来的建筑垃圾首先要完成分拣。“编织袋、钢筋都要找出来,分开放。”总经理米红光说,“确保每一类垃圾运到该去的地方。”
此时,一辆铲车迎面开来,把这些建筑垃圾送到传送带上,交给破碎机进行破碎。在破碎机的作业下,大块的建筑垃圾很快被破碎成许多零散碎块。
这些碎块沿着传送带一直向前,上方的通风机开足马力,塑料等轻物质很快被分选出来。经过层层筛选,这一车建筑垃圾就开始变身了。它们顺着传送带钻进了一个巨型加料仓,在“铁胃”的作用下,“吐”出一堆建筑骨料。
接着,进入制作环节。在制砖车间,米红光操作机器按钮,电脑很快给出了对应的水泥配方比,自动控制配料,安装好模具。随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块块模样方正的砖块从生产线上“吐”出来。“从建筑垃圾‘变身’再生砖,前后不过5分钟。”
制砖生产线就像一个诺大的中央厨房,废弃建筑垃圾好比做饭的食材,原料区、破碎区、制造区相当于各种厨具,一件件成品则是从厨房里加工出来的菜。
“它们与普通砖头是完全不同的产品。”米红光介绍,仔细观察这一块块再生砖的纵切面:外观与普通砖块没有明显区别,但每块砖的横切面更均匀、更有规则。米红光介绍,再生砖和普通砖的生产材料、制造工艺完全不同。普通砖的原料是泥土,再生砖是利用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的细骨料生产制作的再生免烧砖。以养护为例,普通砖一般要通过7~10天的前期养护,而再生砖利用蒸汽养护窖时间可缩短到24个小时。更大的差异在性能上,与普通砖相比,再生砖稳定性更强,更抗压抗折,抗冻融性更佳,零下10摄氏度不易出现涨鼓,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人行道等场所。
再生砖制造不易,价格却很亲民,一块再生砖售价为0.5元,和普通砖相差无几。去年5月份,南通海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首批再生砖下线,当年即销售500万块。
目前启东市每个建筑垃圾堆放点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监管模式,一旦堆放饱和,平台会自动识别并报单,垃圾收运车就会跟进收集。有了聪明大脑,建筑垃圾回收速度更快。由政府参与建设的建筑垃圾管理云平台,囊括了12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实现了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和综合处置指导。
“过去,我市产生的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填埋消纳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污染环境,且难以消解,占地毁绿。”米红光表示,而今公司建设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项目,每年可生产再生骨料25万吨、透水再生砖17万吨、节约耕地60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44吨。
转型必须创新,南通海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着力推动不同产业赛道上的企业共组产业链、创新链,实现横向赋能。再生砖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全自动混凝土制砖生产线,可生产标砖7300万块/年。今年以来,该公司与多家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展开合作,未来将寻求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合作,助力实现再生砖产品链的高质量发展。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再加上先进技术,让产品优势更加显著。今年,公司拟将主要经验做法向省内各地同行业推广。米红光说:“市场时刻变化,我们也要以变应变,传统产业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