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菡
11月29日至12月5日,音乐导赏、摄影艺术展、文化交流演出、手工体验、公益电影等约25项沪喀文化交流周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静安区文化馆、宝山区文化馆及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开展,在一周的时间内为广大市民带来精彩的沪喀两地特色文化盛宴。
从上海到喀什跨越五千多公里,上海对口支援喀什的莎车、泽普、叶城、巴楚四县。此次群众文化交流活动,让上海市民加深了对喀什和上海文化润疆工作的了解,续写沪喀友谊新篇章。
“走出去”,“请进来”
11月30日,《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经典新疆音乐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一楼响起。这里正在举行“音乐导赏喀什篇”。大屏幕播放的沪喀文化交流互动的照片和视频,把观众们拉回了沪喀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个个难忘瞬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从2011年开始就参与了援疆工作”,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回忆,那年市群艺馆参与组织“上海喀什文化周”——“我们喀什好地方”歌舞巡演活动,两地相关单位共同努力,成功完成了8个区8场演出。此后数年,以“来自上海的祝福”为主题的交流巡演活动成了沪喀文化交流的又一亮点。上海市、区优秀群文团队、业务骨干以及专业院团小分队携手共进,通过演出和非遗展动静结合地将上海的特色文化带到喀什,还与当地市民及学生互动,将具有上海文化艺术的种子以及上海人民的情谊种在喀什人民的心间。
11月30日下午,“沪喀同心·沪喀同行”文化交流演出在闵行区群艺馆举行。由泽普文工团和上海闵行鼓鼓文化艺术团合奏的打击乐《有朋自远方来》拉开演出的帷幕。这首乐曲是鼓鼓文化艺术团驻扎在泽普倾囊相授的乐曲。5年后的今天,两支乐团再次“合体”重温当年的这首来自上海、带着上海人民心意的器乐作品,心中感慨万千。
泽普文工团11月22日就来上海参加七宝古镇美食羊肉节,四天的时间里,他们为上海市民带来了家乡的歌舞,还手把手教游客们跳新疆舞蹈。他们从新疆带来的300头羊,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因为沪喀文化交流周紧接而来,闵行区群众艺术馆热情挽留他们留一周,他们欣然应允。11月29日,文工团主持则巴努尔·阿卜来提和上海主持人一同主持沪喀文化交流周的开幕式。她同时也是泽普文旅宣传推介员,这一周的时间里,团队共演出9场,行程安排得非常密集。他们希望能尽力将地道的新疆风情以及沪喀两地的友情展现给上海市民。
上海的群文创作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文艺工作者培训班是静安与巴楚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区文旅局代表团一行赴巴楚开展文艺工作者培训交流等活动。巴楚县文工团、各乡镇文化站、全县文艺表演骨干参加了培训。他们派出第十七届群星奖(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获得者杨迿等优秀文艺工作者参与培训文艺工作者的交流互动,也推进了两地文艺作品的创作工作。喀什还派文艺工作者或文艺干部到几个区不同单位挂职,提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促进两地文艺创作繁荣
“晚风吹拂着河边的胡杨,河水映照着天上的月亮,妈妈在月光下,讲述着家乡,她说家乡有一条黄浦江……”这首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原创作部主任王晓宁谱曲、陈宗涛作词,宝山区文化馆艺术总监黄涛演唱的《塔里木的胡杨》,曾荣获第十四届群星奖,感动了上海和新疆的众多百姓。
11月30日至12月2日,叶城县歌舞团来到宝山进行演出交流,他们走滨江、进商圈、入社区、进学校。除了富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歌舞之外,还有上海文化工作者创作或者是与当地文化工作者共同创作的带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两地情深,更是援疆工作的成果之一。
今年,静安文化馆原创民族室内乐《行者》在作品中融入了新疆传统乐器弹拨尔的元素。这个作品获得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的优秀作品奖,并将在明年参加全国群星奖上海赛区选拔赛。这些作品不仅让新疆有更多本地特色的文艺作品,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动人故事传播得更广,也丰富了上海文艺工作者的创作风格。
11月29日,“沪喀同心 沪喀同行”2024年浦东—莎车两地摄影艺术展、喀什风情摄影展和“丝路之约 金凤泽普”摄影艺术展分别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静安区文化馆和闵行区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将喀什美丽的自然风貌、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和上海为文化润疆所做的努力及成果一一呈现。据悉,闵行区群艺馆举办的展览是该馆摄影干部、上海摄影家陶志军前后十二次进疆的深入记录。本次展览,他在拍摄的十几万张照片中精心挑选并整理出部分代表作品进行展出,用经典的光影呈现浓浓援疆情、沪喀一家亲。
吴鹏宏认为,援疆应走向深耕,可以用全方位合作形式提升喀什四县群文工作者的活动、策划、组织、创作能力。“大家达成共识,文化馆系统应加强联合,加强宣传,让更多人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