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上海市数据局负责人回应市民企业关切 公共数据“应开放尽开放” 让生活更便利生产更高效

  记者 吴頔

  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昨天参加2025上海民生访谈,就政策服务“免申即享”、政务领域大模型应用、公共数据资源利用等热点话题回应市民、企业关切。

  推出461个“免申即享”事项

  不需要申请,惠企利民的政策服务就已经主动送上门——这样的“免申即享”服务事项在上海正越来越多。邵军介绍,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已推出461个“免申即享”事项,涉及个人事项361个,法人事项206个,服务办件量已经超过4600万件。

  邵军介绍,过去一年,全市新上线24个“免申即享”服务事项,包括困难残疾人帮困送温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关政策服务等,总办件量近30万。

  数据赋能入企“亮码”检查,也为企业减轻不少负担。邵军介绍,今年以来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消防救援、药品监督等24个领域的行政执法单位都已应用“检查码”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各部门共计发送“检查码”9万余个,涉及企业近8万家。

  开发使用政务垂类大模型

  邵军介绍,市政府办公厅、市数据局已将大模型技术融入高频政务事项,探索打造“问答即服务”的新服务模式,依托“随申办”智能客服“小申”,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办事服务体验。该服务以问答形式实现人机交互,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申请,压缩了90%的操作时间。

  政务领域的大模型应用,为解决当前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的难点问题带来许多新的解决方案。邵军表示,市数据局正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充分挖掘、对接城市各类场景需求,加强政务数据治理,建立模型及算法统一纳管、算力统筹分配机制,并依托“政务云”构建安全、可靠、可信赖的政务大模型应用环境,为各类智能化应用提供共性能力支撑,支持各部门开发使用政务垂类大模型。

  无条件开放数据目录5900多个

  邵军介绍,去年以来,上海积极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区块链、隐私计算等一系列技术为核心,让数据安全、高效、可信地流通。目前,全市无条件向市民和企业开放的数据目录有5900多个,覆盖交通、教育、民生等领域的50余个部门。以普惠金融应用为例,全市已开放1000多个数据集,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去年贷款额度超过7600亿元。今年,数据部门将继续加大公共数据“应开放尽开放”,让数据资源更好惠及市民和企业。

  同时,今年上海还将进一步促进数据流通和价值释放,《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正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拥抱数字时代,市数据局将更好地开发、利用数据,让生活更加便利、生产更加高效,让在上海的居民和企业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邵军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2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