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服务机器人头面部组件。
9月11日,中国科大2024科创项目成果展在合肥举行。会模仿表情的人形机器人、助力瘫痪患者重新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实现农业增产减排的“光照管家”……现场展出了150件左右科技成果,均由中国科大师生自主研发。
中国科大的学生们都在实验室里捣鼓啥?记者带你看个够!
聪明头脑做炫酷研发
眨眼、皱眉……你做出一个表情,机器人面部就能模仿,且各“器官”十分灵活。这一颇有科幻感的装置,出自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机器人实验室。
细看展台上的项目介绍,记者看到,这一装置的学名是“交互服务机器人头面部组件”,可以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头颅进行组装。
“我们研发的头面部组件非常逼真,包括皮肤的触感都很柔软,可以用在陪伴服务、导览讲解、心理辅助治疗等领域的人形机器人上。”负责该项目的博士生曹荣昀介绍,这一项目他们从今年2月开始技术论证,虽然起步不算早,但技术积淀已有多年。
2016年,中国科大发布了中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在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躯体动作搭配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曹荣昀团队的研究,就是基于“佳佳”的技术积累。
如今,他们的研发实现了突破,机器人头面部可以根据用户做出的表情自行反馈行为。凭借这一项目,曹荣昀团队在ACM MM国际自然交互反应生成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入选首批中国科大2024年度“领创计划”。
“我们在做进一步的技术攻关,可以做到用户在哭泣,机器人会出于安慰的目的对用户做出积极态度的表情。”目前,他们研发的相关技术已赋能室内导览机器人、AI对话模块等产品,如全球首只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博物馆内。
曹荣昀表示,未来他们的机器人头部产品能够依据应用场景高度定制面部形象、人格特征、语言风格、知识库等。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面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故障的智能感知装置、助力瘫痪患者重新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高效利用雨污废水装置、实现农业增产减排的“光照管家”等。
约150个科大团队参展
在现场,像曹荣昀团队一样带着“真家伙”来展示的团队有150个左右。中国科大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朱东杰介绍,此次参展的项目,均是学校从2023年开始立项资助的创新创业项目。“今年参展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是历年最大的。”
朱东杰告诉记者,去年,中国科大在校内举办了科创项目成果展,今年他们让展会走出校门,在中安创谷全球路演中心举办,并邀请了投融资机构前来观展,就是希望能够加快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
据介绍,为帮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校门、走向市场,中国科大实施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行动计划”,设立“双创基金”“华米基金”“福昕基金”“雏鹰基金”“雄鹰基金”5支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加速项目团队成长。
截至今年8月,中国科大的“雏鹰基金”“雄鹰基金”等已累计资助200多项创新创业项目,项目资助总额超4300万元。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文 张正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