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青山郭外桃花村:人居环境整治绘就当涂县“精致大青山”宜居新画卷

  在马鞍山市当涂县的东南方,有一座因李白多次驻足游览而闻名的大青山。这里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以“精致大青山”的全新面貌,展现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大青山东麓,临着碧波荡漾的姑溪河,有一座“十里桃花,万亩果园”的美丽村落——桃花村。如今,这里生态风光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绘就一幅古今相融的宜居画卷。

  2024年11月,当涂县护河镇桃花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桃花村在建设“精致大青山”和美乡村宜居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试点期间,桃花村积极导入标准理念,高效开展整治工作,农村面貌的焕然一新,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从“整洁美”迈向“生态美”

  桃花村以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突破口,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向更高层次迈进。在“厕所革命”中,桃花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保改厕质量。截至2023年,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5%。

  同时,建立改厕服务站,制定服务规范,确保“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粪污抽了有去处”,并制定《农村厕所服务站服务规范》等试点标准,有效解决了农村厕所管护难、管护质量不高等问题。

  村民王声英家的老厕所经过改造,变成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她感慨道:“我年纪大了,老伴身体不好,上厕所是我最头疼的事,现在真是方便多了,在家就可以上厕所,也不担心出门会摔跤了。”

  在“污水革命”中,桃花村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处理工艺,实现厕所粪污及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排放标准达到一级B类,处理后的水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或进入村庄水循环体系。“以前这些污水都是直接排到院子里,现在可好了,都处理得干干净净的,环境也变得更好了。”桃花村村民高兴地说。

  在推进“垃圾革命”方面,桃花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模式,做到清扫保洁全覆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能及时“收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掉”。村民王大妈每天将家里的垃圾分类好,再放到村口的垃圾桶里,“现在村里的环境这么好,我们也要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为村里的美丽出一份力”。

  从“局部美”迈向“全域美”

  桃花村坚持高标准、常态化、长效化落实村庄清洁行动,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通过清理淤泥、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拆除私搭乱建,全村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在村庄改造方面,桃花村通过拆除残垣断壁、修缮破损房屋,使得村庄整体风貌有效提升。和美乡村房屋改造项目的实施,让许多老旧房屋焕发出新的生机。村民们纷纷说,改造后的房屋不仅外观更加美观、实用,更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

  此外,桃花村积极响应全民义务植树号召,种植茶树4000余棵,利用本地的主导产业发展高效优质桃园,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4%。此外,该村全力推动“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按照“院美、室美、人美”的标准,已创建“美丽庭院”723户,实现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转变。

  从“一时美”迈向“时时美”

  如今,走进桃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整洁有序的农舍、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一片片翠绿欲滴的果园。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尝到新鲜美味的水果,还能体验到农家乐的乐趣。村民们笑着说道:“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收入也增加不少。”

  在长效管护机制建设方面,桃花村严格落实《李白文化旅游区长效管护机制方案》,通过遵守村规秩序、签订责任书、划分管护责任区等方式,明确村民的保洁义务,落实管护责任。同时制定《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要求》试点标准,实现“制度+标准”双重保障运行模式。

  为了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该村还定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村民小毕就是这些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之一,“通过这些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环保知识,现在我也会向家人和朋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此外,桃花村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将村容环境卫生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增强农村环境治理管护的组织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发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营造良好的群众参与氛围。

  如今,桃花村已呈现出“精致大青山”的宜居新画卷,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下一步,该村将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精致大青山”是当涂县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当涂县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未来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访这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