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健全地名管理协调机制,推动地名文化保护更加融合、地名成果转化更加丰富、地名标志设置更加规范、地名文化遗产申报更加有力,进一步提升我市地名管理服务规范有序。
推动议事协调机制更加健全。亳州市不断完善地名议事协调机制建设,印发《关于调整亳州市区划与地名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成立由分管市长为主任,35家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亳州市区划与地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工作合力。我市先后制定地名管理服务相关文件,为全市地名管理规范化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目前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已全部健全完善地名议事协调机制。
推动地名文化保护更加融合。积极推动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融入《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亳州市北关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亳州市2024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任务清单》,将规范地名管理有序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凝聚起保护合力。蒙城县印发《蒙城县城区地名工作规划》,对城区道路、水体、广场、园林等统一进行了命名。
推动地名成果转化更加丰富。持续做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完成地级亳州市成立以来首次编制的《亳州市地名录》《亳州市地名故事》,已形成《亳州市行政区划图》《亳州市城区地名图》等地名普查系列成果。同时我市借助自身特点,发挥本地文史专家特长,出版多本具有亳州特色的地名文化书籍《亳州四名》《亳州史话》《谯城地名传说故事》《涡阳地名故事史传》等,为赓续亳州历史人文起到积极作用。
推动地名标志设置更加规范。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名标志设置与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区道路命(更)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市区道路命(更)名原则及要求,规范了市区道路命(更)名名称管理、命(更)名程序及应提交材料,进一步加强了市区道路标志设置管护。与市城管部门不断加强联系,2024年4月妥善解决凤仙路路名牌设置,进一步加强市区道路标志设置管护。2023年11月至今,市城管局开展路名牌问题专项排查2次,共排查处置整改了84处路名牌脱落、不规范、破损等问题。
推动地名文化遗产更加有力。亳州市不断加大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为契机,在调查、挖掘、整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地名文化,目前全市共有18个省级千年古镇(古村)。在《亳州晚报》《药都时空》开展我市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相关宣传,为深入实施“六一战略”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贡献地名力量。(赵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