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合肥将为更多新市民托起“安居梦”

引才聚才,居有定所、住得舒适是基本保障。4月16日,记者从建设部门获悉,合肥正加快建设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进一步缓解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的住房难题,托起更多人的安居梦。

承寓·栖熙里项目加快建设

新桥科创示范区首个租赁住房成“样板”

春日正晴,施工不停。承寓·栖熙里项目作为新桥科创示范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是合肥安居集团与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创新共建项目,由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同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承建。

该项目用地面积约99亩,总建筑面积103593平方米,打造13栋中高层租赁住宅及配套用房,建成后可以提供约102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了积极响应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承寓·桐华里项目大量应用智能建造技术,为形成独具特色的智能建造“合肥模式”提供了新样板。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融合了BIM、装配式、绿色施工等建造技术。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优势,辅助装配式各类构件深化。通过深化内部设计、明确工序工艺,辅助开展可视化交底,实现“所见及所得”,为安全生产、高质量履约提供了支持。

“采用新型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气候影响小,并能有效减少现场施工作业,节约了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保温节能性能也更高。”安徽同济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而且预制构件全部采用电子标签,确保实现生产、运输全过程质量可追溯。

承寓·栖熙里项目样板房

项目部以工匠精神,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质量管控,严格落实施工质量“停止检查点”制度,认真执行测量见证取样、材料进场验收、工序验收、监理旁站等多项制度,进一步提升工程品质。

“目前,主体结构验收已完成,全面进入装饰装修及室外工程阶段,计划2025年11月竣工交付。”项目负责人介绍,其中,外墙真石漆施工完成60%,室内墙地面装饰做法施工完成70%,室内吊顶施工完成80%,门窗玻璃安装完成70%,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完成20%。

等承寓·栖熙里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扩大区域内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为区内企业职工提供优质的租赁住房服务,满足新市民多层次的住房需求,进一步完善新桥科创示范区配套设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东两处租赁住房促进职住平衡

在东部城区,商机厂租赁住房以及一中西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迎来了施工“黄金期”,项目现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一派繁忙。

商机厂租赁住房项目位于瑶海区姑山路以东、和平路以南,占地面积约26亩,总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预计新建460套租赁住房;一中西租赁住房项目位于合肥一中瑶海校区的西侧,为广德路以东、和平路以北,总占地面积约20.79亩,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35套,共计895套租赁住房,采用精装交付标准。

目前,两处项目都处于内部装饰施工阶段,部分楼栋最快已施工至顶层,计划于今年6月实现全面竣工。建成交付后,将有助于更多来肥工作的青年人居有定所,满足新市民的多样化居住需求,有效促进区域职住平衡。

“项目立足城市更新战略定位,在优化住房资源配置的同时,着力打造人才友好型社区,为支撑人才安居和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项目人士表示。

为确保来肥人才能安居、更有为,合肥着力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这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通过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等住房问题,让更多人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吴奇 通讯员 刘长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