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大江东|危中寻机!抗疫宅家,催生上海“在线新经济”
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聚会、旅游、购物、餐饮、工作、展览……似乎一切停摆,而“在线新经济”从危中寻机,伴随抗疫呈现蓬勃生机,成为上海产业发展的新热点。
洋山港无人码头助力复工复产,3月份集装箱吞吐量163万标箱,达到去年同期的95.3%。张建军摄
4月8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成为上海市政府今年1号文件。在线新经济的星星之火,能否成为上海化危为机的燎原之势?大江东工作室探究后,还真信心满满:原来,宅家也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据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解读,在线新经济是借助AI、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与现代生产制造、商务金融、文娱消费、教育健康、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具有“在线、智能、交互”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
宅家上课、在线文娱、老总直播,疫情倒逼企业创新谋变
疫情爆发,社区启动封闭管理,上海市民足不出户,纷纷线上购买生鲜食材和生活用品。传统门店客流量减少,新型生鲜电商订单爆发式增长,生鲜配送到家新模式已成流行。
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的“AI送菜车”。
今年春节,叮咚买菜的平均日活是去年的213.5%,新增用户增幅达291.42%,近期整体订单量增长约80%;节日期间,上海约65%豆制品和70%生鲜预包装面制品由清美供应,预计建设前置仓300家,基本覆盖全上海;美团买菜上海部分站点订单增加量超过200%,设立“无接触配送”货架,在上海60多个社区安装了400多个自提货架。
电视台、视频网站等线上平台的吸引力激增。节目、长视频、短视频、游戏等线上文娱迎来新发展机遇。B站月均活跃用户达1.3亿,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1.16亿;由人民网发起、人民好医生和上海波克城市联合开发了小游戏《人民战“疫”总动员》,趣头条设立抗击肺炎专区;阅文集团旗下QQ阅读APP开通“科学防护,共度时艰”免费阅读专区。
上海大量企业逆势而行,敢于创新,探索发展新模式,政府也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助力市场主体化危为机。
许多家长担心延期开学影响孩子学习进度。喜马拉雅打造“空中小学堂”带来诸多精品课程,“在家上课”频道和“每日一课”直播,整合旗下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统编教材、少儿英语、国学科学启蒙等领域,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32%。
疫情重创在线旅游业。但携程从消费者种草、行业培训双重发力,借助直播与预售,全力推动行业复苏。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启动“BOSS直播”,连续4周,每周奔走一个省市“直播带货”,单场直播销售额,从1000多万涨到2691万,原本“低频次”旅行产品瞬间爆发购买力。
带货主播梁建章很执着,坚持“每一家BOSS推荐酒店,务必亲自打卡”。他经常像95后年轻人一样体验蹦极、滑翔伞,剪辑成旅行小视频放在携程旅拍;午餐体验一家酒店,下午再去另一家酒店打卡,晚上又入住一家酒店,敏锐捕捉酒店独特卖点。他的直播旅行带货,1小时销售额频破千万。
上海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具备新经济新业态率先萌发和成长的先天条件。
吴金城表示,顺时应变,上海制定发布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的《行动方案》,固化并推广近期涌现出的新经济模式,打造经济新场景新动能,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转型升级。
无中生有、有中启转、转中做大,疫情催生三大类新行业
《行动方案》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志在长远,明确4个“100+”行动目标、12大发展重点领域。聚焦一年,着眼三年,到2022年,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具体是集聚“100+”创新型企业,聚焦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加快培育100家以上高成长性创新企业,聚焦支持10家左右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发展;推出“100+”应用场景,集聚用户流量,催化在线新经济发展;打造“100+”品牌产品,推动新产品先行先试,加快创新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突破“100+”关键技术,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而12大发展重点领域为: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金融、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患者自助问诊蛋壳椅。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刘平分析说,政府部门联合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对疫情中爆发式增长并有望持续发力的行业分析研判,同时对比2003年SARS后经济复苏情况,将12个重点领域大致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无有生有”,疫情倒逼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体现“新”,包括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等。这类业态疫情发生前规模很小,或基本没有,但疫情发生后催生了一批新的企业和新的模式。华平信息推出云视讯平台,共为近1000家政企单位提供云视讯服务,每天保障近100场会议;叮咚买菜、饿了么、达达,纷纷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订单量倍增;美团点评、富友等公司推出智能储物柜、保温外卖柜,满足社区、办公楼多样化需求。
第二类是“有中启转”,将线下成熟的业态模式转移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体现“转”,包括在线展览展示、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现场逛博物馆、参加展会、学校上课、健康咨询等线下活动虽然暂停,但新兴技术手段支持了相关线上服务。爱姆意为企业提供线上展示交易,帮助上下游企业实现互联网链接;疫情期间,平均每天有500所学校、5000位老师、20万名学生在晓黑板直播课堂学习互动,每天平均有1万场直播课;徐汇中心医院疫情期间获上海市首家公立互联网医院牌照,患者不出家门即获诊疗服务。
上海博物馆AR云展览。
第三类是“转中做大”,已有模式在疫情期间得到发展壮大,体现“大”,包括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生鲜电商零售等。这些模式原就大量存在,疫情使线上需求激增。在线文娱便井喷式增长,喜马拉雅、哔哩哔哩用户数分别增长30%和110%;上汽通用金桥工厂无人车间实现100%焊接自动化,保障无人生产线始终“不掉线”;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稳定在5000万以上,同比增长60%。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上海将新建100家标杆性无人工厂
疫情期间,上海智能制造推进成果突出,得益于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的逐步应用,以及智能工厂的建设推广建设,多家企业实现“无人生产”或“不碰面生产”,以机器代替人工,保障了生产效率及应急防疫物资产能,也极大减少了人员流动和聚集,解决了疫情期间工厂用工。
作为全球领先的空调压缩机制造商,上海海立集团全新智能工厂里,东哥看到一辆辆AGV小车穿梭奔忙。该厂所有零部件、产成品配送无人搬运,都由AGV小车完成。由自动立库、平面仓库、AGV小车、自动化生产线、升降梯,通过WMS系统,MES系统互联融合,形成一套立体空间调度的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从来料入库、物流运输、产线上料、再到下料捆包,均由系统自动完成,实现“无人物流”。解决了物流劳动强度,降低了物流成本,确保海立顺利复工。
上海海立智能仓储物流实现无人搬送。
上海高端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的部分企业,完成了从自动化到数字化转型,初步具备无人工厂建设条件。
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聚集了发那科、ABB、库卡等国际机器人巨头,也培育了新时达、新松、沃迪等一批优秀本土企业,形成机器人研发、整机和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检测认证、服务应用等较完整的全产业链布局。上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领域全国领先,连续两年发布《上海市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推荐目录》,首批18家、第二批12家已经成功授牌。2019年,上海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
目前,上海在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已建成国家级智能工厂14个、市级智能工厂80个,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500余家,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最高提高3.8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最高降低79.4%。智能化改造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插上翅膀,重新焕发活力。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末,上海将新建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加快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钢铁化工等行业智能化转型。发挥100家标杆性无人工厂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市场影响优的特点,推动上海重点产业智能制造应用水平全面提升。
“在线新经济”,志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对疫情中涌现的优质企业和品牌产品,予以更包容的监管、更开放的场景、更优质的服务、更创新的生态,合力打造上海“在线新经济”新高地。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上海市经信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