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00年前,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就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事业的重要实践地。上海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第一块试验田”,伴随中国革命走过探索之路、实践之路、奋斗之路,上大先驱们的英雄业绩已融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中。
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产物
20世纪20年代初,在共产国际“远东会议”精神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民主的联合战线”即统一战线政策,来推动反帝反封建的中国民主革命。为此,李大钊与孙中山在上海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共商合作大计,上海大学就是国共两党第一次携手合作创办高等教育的产物。
1922年10月,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出任上海大学首任校长,中共中央派出了邓中夏、瞿秋白分别担任上海大学校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学校秉承“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李大钊、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向警予、李汉俊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和理论家、教育家、文学家先后到校任职、演讲、授课。
著名作家丁玲1923年就读上海大学中文系,她回忆,上大的授课形式与平民女校相似。当时系里讲《易经》的老师是邵力子,讲《欧洲文学和现代文化概论》的老师是沈雁冰,讲《诗词》的老师是田汉和俞平伯,讲《修辞》的老师是陈望道。不过,上海大学知名度最高的还是社会学系,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张太雷、李达等都在该系任教,使之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锋讲坛、培育革命火种的重要阵地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坚强堡垒。
“东南革命最高学府”
实践出真知,磨炼长才干。上海大学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人才,除对教育内容、方式和制度进行革新外,中共党组织加强对学生铁的纪律教育和革命性教育,组织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学习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以及政治时事等。据史料记载,1925年前后,上大有近800名学生,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占了一半以上,无愧于“东南革命最高学府”的称号。
据上海大学附中国文教员高尔柏回忆:党组织非常重视在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例如,秦邦宪在校学习期间,我们主动派同志接近他,讲述革命道理,介绍进步书刊。我时任支部书记,就将他编入一个政治性较强的学习小组,重点培养。果然秦邦宪进步很快,不久入党了,又被党组织派到国民党市党部工作,1926年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这所弄堂大学里,党团员积极做表率,也带动了其他同学走向社会、参与实践。根据革命工作的需要,上大学生不断被派出去工作和学习,大家绝对服从党组织分配。因此,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商界工作等都有上海大学师生的组织和参与。上海大学党组织注重团结国民党左派师生,主动开辟宣传阵地,在校内主办一张名为《中山主义》的八开小报,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特别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舆论阵地上同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的斗争。
五卅运动的策源地
据高尔柏回忆,陈独秀也非常重视上大。陈独秀曾写信给陈望道:你们需要什么,党会支持和帮助解决的。
“五四运动看北大,五卅运动看上大”。上海大学作为五卅运动的策源地,在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据上大学生丁郁回忆:五卅运动是学校领导动员参加的,由老师做报告,讲述顾正红被日本人杀害的经过,并发动学生起来斗争。学校统一部署并有组织分工,专门设有通讯队、救护队、敢死队等。我和黄胤两位同学报名参加了敢死队,任务是到上海闹市区的大街上对市民发表演讲。“那时,我住在一好友家,五卅前夜,我写了绝命书:我死了,请告诉我妈妈一声。”
据档案显示,在五卅运动前,上大学生已深入不少工厂办夜校、办俱乐部,提高工人觉悟,组织集体罢工。罗亦农亲临东马路等一线视察,布置任务,协调指挥。上大学生刘华负责在沪西、小沙渡与日本厂方代表谈判;林钧在全国学联负责上海商界工作;五卅的游行、演讲由恽代英、侯绍裘带领上大学生分小组指定地点活动,每组八至九人。当天,在市中心地段,到处可见上大学生向市民演讲、散发传单,主要内容有两条:第一是揭露顾正红被害真相,第二是打倒帝国主义。五卅当天,上大学生何秉彝在游行途中遭到帝国主义枪杀,牺牲时才23岁。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卅游行中,上大还有几十位学生受伤,100多人被敌人抓捕。
上海大学是一所正规的大学,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阵地。在上大办学的五年中,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等同志既是上海大学的教职人员,又分别担任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参与党的领导工作。1925年后,瞿秋白同志又担任了中共第四届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共领袖之一。他们是多重身份、多重任务、多种角色,但是只有一个初心,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