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上海:既要“突破边界”发展,也要照顾细节

  环境、贫富差距、人口等等,已经成为全球城市普遍面临的挑战。得天独厚的节点方位,需要上海提出更有代表性、前瞻性和“接地气”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在1号举行的2022年世界城市日人民城市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谋求高质量发展,就要跳出“盒子”想问题。

  开发仍有提升空间

  高楼林立、厂房遍布,这是上海的城市特征,也是高开发强度的一个侧影。

  “如果放在更大的视角来看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认为,在都市圈视角,能更好地理解上海规划“新城”的深意——新城就是要为上海拓展发展空间,在新城需要进一步拓展人口和经济的承载力。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城际铁路)里程2750公里,如果以最大统计口径测算上海大都市圈内的地铁里程和城际铁路里程约为1700公里,与东京都市圈相比,上海大都市圈还有提升空间,需推进交通一体化。

  “上海在思考发展问题时一定要突破管辖边界,从都市圈意义来谋划。”陆铭说,未来都市圈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做到规划统一,较为典型的案例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集聚区。陆铭提醒,“强制造”并不意味着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比重,从经济学理论和发展客观规律来看,制造业越是现代化,服务业占比越高。制造业的附加值来自现代服务业,服务业中的研发设计产业可以为制造业赋能。

  不花大价钱的城市细节

  在城市界面里,建筑、道路绿化、城市家具各占1/3。“可以说,城市家具和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三行系统’最能直观反映城市品质和软实力。”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鲍诗度说。

  在他看来,如果是新建城区,做好城市家具和“三行系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并不需要投入太多财力物力。“哪怕只是一个人行道,如果能把景观和通行结合起来,就能打造一个很好的界面‘亮点’。”鲍诗度说。

  实际上,上海已有相关探索。从2018年启动到2021年底,上海已累计完成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567公里,打造了一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苏州河沿线等全要素整治示范片区,以及南昌路、高安路等全要素整治示范道路。也就是在整治架空线和路杆的同时,上海把周边景观、城市家具,以及美丽家园和美丽街区建设一并纳入考量,避免道路的反复开挖。

  分好蛋糕更要做大蛋糕

  共享发展是一个全球化问题,也是“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认为,实现共享发展需要注意城乡差距和行业差距。

  权衡说,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本含量、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不同,客观会带来差距。比如,从事科学、技术、信息产业人群整体收入较高,居民服务业则偏低。但要注意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报酬才能提高。不能让劳动报酬提高的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那就变成只分蛋糕,没有人去做大蛋糕。”权衡说,当收入多了、来源多了,还要注意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想办法扩大人力资本,发挥企业家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13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