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上海构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保姆式”配套服务

  3个月时间能建成一家高科技产品工厂吗?听上去有些不太现实,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里,这样的落地速度已成为现实。

  11月11日,全球最大医疗激光设备企业科医人在中国的首个创新基地于外高桥保税区启用,从签约到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落成,仅用了短短60余天。科医人亚洲高级总裁翟琪瑛告诉记者,这样的速度简直“不可思议”,“能在3个月之内,把一座高科技现代化工厂建起来,这让我们企业亲身体会到了上海优良的营商环境”。

  近两年,看好上海、投资上海的外资生物医药企业不在少数。记者在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获悉,全球药企前20强中的18家和医疗器械前20强中的17家已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随着中国医药产业自身的成长,外资企业在华的发展策略已经发生改变,想要继续抓住中国这个全球生物医药最具发展机遇的市场,外资医药企业或许离不开“上海机遇”。

  高端化竞争时代

  说到外资医药企业近两年在中国市场经历的变化,“本土化”一定是最频繁被提及的词语之一。中国近年老龄化趋势显著,又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必然是医药外企的“必争之地”。很大程度上,这种本土化战略也是为疫情所助推。外资企业必须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以求更加稳定的本地供应链。

  但外企的“本土化”并不只是“本土化生产”这么简单。许多跨国医药企业也希望能够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将更多的高端化生产线放到中国,其代表是众多将高端器械国产化的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如西门子、波士顿科学等。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大多依赖进口,近年来关于加快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的讨论从未停止,部分省市已经在医药器械采购领域发布了试水政策,为应对潜在的中国市场采购趋势变化,许多外资企业也在主动考虑将原本进口的产品转本土化生产。下转 4版(上接第1版)

  另一方面,外企的策略变化和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崛起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在某些产品领域,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已经显著提高,不少中国企业如联影、迈瑞、微创等已经崛起,外企优势不再。但总体而言,在一些高端器械生产领域,国内企业和跨国企业还有一些技术差距,而这,正是外企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生态圈成关键

  在此背景下,外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推动“本土化”向“高端化”发展,这种升级要求企业将更多研发的力量和更多的人才资源配备到本地。

  上海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人才资源,正促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医药企业将生产基地、创新中心、研发中心落地。2021年,阿斯利康宣布正式启用位于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同年,美敦力医疗科技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地临港新片区;2022年8月,基因测序上游设备巨头因美纳在沪正式启用在华首个生产制造基地,计划未来5年将投资超4.5亿元,逐步实现高端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全面本土化生产;几乎同时,总投资超7亿元的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在张江科学城开工建设,按照设想将打造集技术、培训、服务、支持为一体的本土化手术机器人生态系统……

  “我们在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落地前,对全国多个城市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评估,比如是否贴近制药产业的核心区、人才的可及性等,因为生物医药这个行业对人才的教育背景和行业经验等要求较高,从这些角度来说,上海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彬告诉记者。

  勃林格殷格翰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合同开发生产服务商,2013年就在浦东张江设立了外企在华首个生物制药生产基地,与不少国内初创创新药企业合作过,可以说见证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生态链的一步步完善。

  十年间,张江的医药产业基础优势越来越强。王彬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十年前公司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许多落户张江的创新药企业都成了勃林格殷格翰的合作伙伴,一同开发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2020年,勃林格殷格翰又对张江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进行了二期扩建,目前已经完工,预计总产能将达到6000公升的规模。

  全环节服务助力外企扩容

  良好的产业基础离不开顶层设计。上海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202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通过六个方面重点支持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生物医药装备和材料、新型服务外包等四大产业发展。

  对于外资医药企业,上海市在2020年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规定》明确了跨境研发通关、跨境金融服务、人才引进与培养、出入境和停居留、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便利化政策,为生物医药外资企业在沪发展打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

  翟琪瑛将上海的营商优势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如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环境,厂房基础是否能允许企业快速建厂;一方面是软件,如政府团队的专业性和高效率。据他回忆,在去年年末,科医人管理层团队第一次来外高桥会谈,仅用了1小时,就决定了要留在这里,主要还是出于对于上海营商环境的信任。

  选择上海也并没有让科医人失望。实际上,科医人与外高桥的合作意愿在今年年初就已达成,经历了疫情的突发因素,6月科医人还是坚定地选择了签约。在各方的努力推进之下,科医人生产基地项目按下“加速键”,如约在一年之内完成了落地。

  无独有偶,因美纳的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在2021年第二季度获批,建设过程中也遭遇了疫情,但仍然在今年8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落成与启用。因美纳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构建“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政策支持体系,为因美纳建造生产基地提供了沃土。

  翟琪瑛也提到,上海为企业提供的各种配套措施几乎是“保姆式”的服务,并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而是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企业有什么不懂的,政府会告诉你怎么做,带着你一步步完成”。翟琪瑛介绍,医疗相关的法规专业性很高,手续复杂,同时,进口医疗器械转本土生产本身还是一个新事物,相关政策如何落地各方也都在探索。在合作的过程中,翟琪瑛感受到了政府团队的决心,“他们就是一心想把事情做好。”

  据他透露,未来科医人会在本土化生产成熟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生产线,加大对中国的研发投入,也希望借助保税区优势将产品销售到海外,让更多国际消费者也能用上“上海制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894
收藏
分享